•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文旅 > 文化安康
难忘“赤脚医生”
2019-12-25  来源:本站原创

□ 柯贤会wLR安康新闻网

小时候,我非常纠结一个问题:村里那位明明穿着鞋的医生,为什么都叫他“赤脚医生”?懂事后才知道“赤脚医生”就是“半医半农”的人,他们背上药箱行医看病,放下药箱干活务农,村里有的人戏称他们为“把式”,有的人尊称他们为“先生”,有的人称他们为“大夫”。wLR安康新闻网

我们村的“赤脚医生”叫程正南,是一位高喉大嗓的人,喉咙里好像安着一个永不停电的扩音器,只要他一说话,全村各个角落都能听见,而且头上一年四季“寸草不生”,像一只四处游走的灯泡,“走到哪里哪里亮”。尤其是他打针“手重”,村里的小孩见他都怕,如果谁家小孩爱哭不听话,家长就会说再哭就让程正南来给你打针,小孩一般就不敢吱声了。其实他脾气特别的好,从不发火,即使打针时,我们哭喊着叫骂起来,他仍然斯斯文文,不紧不慢,该治的病要治,该用的药还用,该打的针照打。wLR安康新闻网

按照辈分,我把程正南叫姑爷爷的。在我的记忆里,他的穿着和村里其他人没有什么差别,从来没有穿白大褂,每次出诊就是背着一个带红色十字的药箱。小时候,我们都觉得这个药箱很神奇,有两层,上面一层是听诊器、银针、小药瓶、镊子,下面一层是一排装着小玻璃瓶的白色纸盒子和一个装着许多针头、针管的铝制饭盒。每次打针时,他都会把装针的饭盒倒上水,放在火炉里蒸煮消毒,然后拿起纸盒里的玻璃瓶,走到门后的角落里,用镊子把“啪啪”敲两声,玻璃瓶嘴就破了。他每次给病人看病的时候,我们就围着那个药箱,看他取药打针,幸运时,还能得到那长方形的纸盒,在那个农村孩子很少能买起文具盒的年代,我们用它来装铅笔、橡皮之类的,可以在伙伴面前炫耀好久。wLR安康新闻网

程医生是一位“土”的出名的医生,看病、针灸、拔罐、刮痧、接骨度损样样都行,采用的大部分都是传统医疗手法,学习研究收集整理和实践大量的民间验方,自己采集熬制中草药,看病土洋结合,效果甚好。那个年代,疟疾病盛行,农村俗称“打摆子”,冷起来像筛糠一样,很难受,只要找到他看,一针两针扎下就好了,怕扎针的吃两片奎宁片就好了,村民们说他是“打摆子”的克星。有一次,外村一位心口痛了十几年的病人,请他“救命”,他把脉问诊后,几副中药下肚病就好了,病人激动的又是给他扯红布、又是放鞭炮表达救命之恩,称他为“神医”。wLR安康新闻网

程医生还救过我,有一次我和院子里的小伙伴黄朝犁嬉闹,当我用力向他扑去的时候,他闪身躲开,我扑空在地,右胳膊脱臼,看着变了形状、不听使唤的胳膊,不知所措的我吓得嚎啕大哭。父亲带着我去找程医生,程医生看了伤势,让父亲抱紧我,然后握住我的右手,顺势一拉一推,胳膊就恢复了原位,随后他又到坡上拔了一些草药,用嘴嚼烂,敷在胳膊脱臼的位置上,用纱布包裹好,再用个带子把胳膊挂在我脖子上,一个月后就好了。wLR安康新闻网

程医生还免费为村上搞防疫,接种天花痘,用较少的钱治较多的病。从我记事起的20多年里,我们村的人有个头疼脑热大病小病都是他给看好的,很少去卫生院和大医院,且随叫随到,方便得很,服务态度好。在村民的眼里,他就是一方农民身体健康的保护神。wLR安康新闻网

后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农村成立了资质齐全、功能更强的村卫生室,过去的合作医疗也演变成新农合,许多赤脚医生变成了乡村医生,他们在日日夜夜为广大农村的留守农民兢兢业业地忠实服务着、坚守着。虽然名称变了,形式变了,但是全心全意为广大农民进行医疗服务的初心没有变,发扬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维护农民身心健康的职责没有变。新一代的村医们,继承上一代“赤脚医生”的衣钵,仍然身背药箱,脚踩泥土,走村串户,正把他们良好的医术医德医风传承下去,把“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传播到千家万户,让农民朋友们活得更健康、日子过得更滋润!wLR安康新闻网

(责编: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