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于延琴
这几天,每天上班前,躺在被窝里还在睡觉的7岁女儿总要迷迷糊糊喊一句:“妈妈再见,记得戴口罩!”喊完就又睡着了。这几天,天气出奇的好,好得不像冬天。天空也出奇的蓝,蓝得像过滤后的镜像。
这一切,都让人内心充满温暖和感动。同时也更加坚定,这场疫情,如同窗外正在更替的时令:寒冬即将过去,春天已在路上。
想起2003年,“非典”突发。那年刚刚参加工作,并未觉得有多慌张,只是按部就班地按照要求,老老实实去完成该做的事情。不多久,一切都好起来了。
因为那次疫情,我国的传染病防控体系有了质的提升。如今情景再现,我们更不用慌张,更有足够的底气战胜疫情。虽然我市四县毗邻湖北,疫情不容乐观,但正如白岩松所说,这次不同于17年前,这次发现及时,公开及时,采取措施及时。战胜疫情,只是时间问题。
灾难来临时,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总是强烈的。这一次,公共卫生部门短时间内就把新型病毒的全基因组测序测出来了,“知道它的祖宗是谁,基因是哪来的,又分离了病毒,看到了病毒”。尽管传染源还不明确,但对病毒的认知每天都在和病毒赛跑。
信息披露恰如一道透亮的阳光,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更重要的是,面对这场灾难,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各级政府措施得力,民众万众一心,试问我们还有什么不能战胜?
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需要有直面疫情的勇气、科学态度和措施。我们要冷静下来思考,我是谁,我面对的是什么情况,我能做什么,我要做什么,我该做什么。
如果在疫情第一线,请站好自己这班岗,那你就是最感人的风景。如果不能在一线做勇猛的战士,那也要“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做一个有温度、有情怀、有担当的人。
但前提是,一定要防护好自己。在这场疫情面前,我们不必慌张,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我们每个人都是疫情防控链条的一环,要按照要求规定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做好防护,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所以,无论此时此刻你在哪里,都不应该再动念头前往另一个目的地。不管你手上有多重要的事情,不管你有多重要的人要见,生命安全更重要。留在原地,不走动、不接触、不外出,是我们在这场疫情中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对国家负责的表现之一。
这次疫情,再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共生。事实上,面对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等严峻挑战,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早已成为国际共识。国人对与青山绿水共欢的向往,对与日月星辰同醉的憧憬,也从未像现在这般强烈。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赖于每个个体于细微处绵久用力,离不开每个个体从生活点滴开始的建构。警钟长鸣,亡羊补牢未尝不可。从现在开始,从拒绝吃野味敬畏生命本身开始,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更多人的“生活信仰”,人与自然共依存美好未来也就可期了。
但疫情已然发生,生活还要继续。保持规律的生活节奏和稳定有序的生活状态,是我们当下大多数人更应该做的。比如,你每天需要学习或运动两小时,那么请在室内继续坚持。你每天喝下午茶,请在家里继续。当然,你更应该珍惜这突然多出来的时间,踏踏实实进入学习状态,静下心来梳理自己的收获和规划未来。也许,当你还在读一本书,还在品一杯茶的时候,疫情已经结束。如同此时的窗外,冰雪已消融,万物正生长,春天已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