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郭飒
立春以后,晴朗的日子比之前更多了。生活中的琐碎构成新闻事实、场景回放。我们在平淡中检点平淡,在平淡中发现奇崛。在这个春天的伊始,我们按捺住蠢蠢欲动的心,靠在窗前欣赏屋外明媚的阳光,以及安静的道路、广场。我们坚守着自己的本分,在静谧中等待万物复苏的生机与活力。
在人类的多数时候,克制与顺从是一种本能,它是生活的经验,也是生活的警示。我们因此发明了“小确幸”这个词,这样,当我们在寒冬中遇见了一些不美好,被迫接受“禁足”的日子,生活的仪式被当然简化,我们在陷入焦虑之后,仍然努力相信一种平凡的诗意,它带来意外的美好。
“在家呆了十天,开始变得暴躁。”“疫情再不结束,我就要离婚了。”社交网络上,人们不时宣泄着自己的情绪。为了打发居家的无聊时间,大家开始观察风吹草动的频率,数鸟叫的次数,甚至数米粒、数红豆,以此为乐。居家的日子正在成为一种粗暴的生活复制,大家希望降临一种打破和突破,每个人都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期待。
我们应该为顾全大局的宅家人感到欣慰,因为他们在努力用“宅”保持着这个春天所必须的秩序。这样的日子长了,我们也会清醒地想到:宅家,是否意味着虚度光阴?事实上,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我们都是日常的忠实守护者。在一日三餐、锅碗瓢盆、水电暖费和教育、养老的琐屑事务中挣扎,总希望在忙碌的间隙里,拥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而今真实的拥有,却又惶恐,轻易浪费,这着实可惜。
那么,何不利用这样特殊的日子,让自己在与父母共同制作美食的时候感受温馨与美好,在与孩子共同阅读中体会陪伴与幸福,又或者在冷静的思考中找到未来前行的方向,从铺天盖地的信息中认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人之高级,在于不断调节自己与环境友好相处。幸好,大多数人都开始了新生活。我们每日把小家收拾得一尘不染,让病毒不能侵袭;我们热衷于烹饪美食,与自己身体对话倾听共鸣,从精神和身体两个维度提高免疫。从微信朋友圈中,我们看到了北方伙伴拉面的绝活,也了解了南方朋友煲汤的秘方。看到了家长们的才多才艺,也看到了孩子们逐渐被挖掘的天赋与潜力。“安康蒸面”“麻辣烫夹馍”“酸菜鱼鱼”……那些从前只能去街边小摊品尝到的地道美食,被我们精心制作出来,成为禁足期解馋的法宝。“手抄报”“拼乐高”“科学小实验”……那些平时没有时间陪孩子完成的事情,一时间成为了亲子之间最好的游戏。这一切,让这个在疫情笼罩下的世界变得鲜活起来。我们不再每天抱怨,而是全心投入到单调而又显示挑战意味的生活中,努力实现那些积攒了许久的小小心愿,而小心愿让生活有了几分诗意。谁把平淡的生活过出质量感,谁就是自己的英雄。
我们从繁忙的工作中、从走亲访友的琐碎中抽出身来,在这样安静的日子里,拾起了柴米油盐的烟火味儿,过起了“车马邮件都很慢”的日子。我们也抓住了一切间隙,静下来阅读思考,锻炼抵抗寂寞的能力。就像作家梁晓声说的那样:在忙碌的生活中,在不可预知的未知中,阅读可以给予我们思考和冷静面对一切的能力,包括面对苦难。在《新型冠状病毒预防绘本》中,我们带着孩子一起了解目前发生的一切,让他们学会认知世界,也学会保护自己。我们选择了自己喜好的诗词歌赋、散文小说,在阳光与茶香中,和心灵对话,与自己和解。这一切,让这个寂静的春天多了几分清新。我们不再担忧与害怕,因为我们看到了逆光中的美好。
春天,每个枝头都在悄悄绽放自己的花朵,这是权力,也是本分。
从这个静谧的春天,让我们学会放慢脚步,拾起生活中的小确幸,像枝头开花那样。从这个春天开始,我们要习惯走一走,停一停,停下来想一想自己的内心。从这个静谧的春天,让我们学会懂得,既仰望崇高,也珍惜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