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迁伟
“病毒”“防护”“隔离”“再坚持一下”……这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在来势凶猛的疫情面前,有无数的“逆行者”,坚守在不同的岗位,与时间赛跑,与疫情决战。大家相互鼓劲:加油,我们一定能赢!这是一种自信,它来自我们对体制、制度、民族心理、生活归属感、生命底线承受力等等方面的理解,它或者宏大,或者就如同日常生活本身,细致入微。因为自信的存在,我们面对危机才悲壮而又从容。
这个春天的危机,让我们以集体的姿态面对困难,呈现抗争,我们因此没有浪费灾难伴随的契机,我们已然学会很多。
2月4日,中华大地迎来了庚子鼠年的第一个节气——立春;2月5日,安康首例确诊患者治愈出院;元宵节,我市又有4名确诊患者治愈出院。这些时间纵轴上的点位,带给我们变化的可贵,给我们带来了温暖与希望,它也刷新我们之于信心的确认与坚守。
我们知道了信心的可贵。从武汉发现不明原因肺炎感染疫情,到确诊病例数逐渐增多;从确诊病例仅在武汉到我们的身边;从幼儿儿童不易感染到婴幼儿确诊;从仅与家人聚餐都感染,再到在菜市场与确认患者15秒接触……瞬间,无数人紧张了起来。危机从远至近,从别人到我们自己,这些变化让我们普通市民越来越感同身受,一个地区的灾难,上升到一个国家的抗御,进而成为千家万户在这个春天最大的烦心事,无疑对我们心灵的震撼是直接的、深刻的。我们学会从危机中建立信心,从群体的团结中建立信心,这信心来自于国家、集体、社会,而塑形于个体。
我们学会了与时间赛跑。社区防控是群众家门口的“安全线”。在社区,在抗击疫情的一线,最基层的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网格长”,也和医护人员、公安干警一样,24小时在线,有困难冲锋在前。他们不分昼夜逐户上门排查,对社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居民小区楼道、垃圾堆放点等等进行消毒消杀,对出入人员、车辆进行登记,严防死守,一只口罩是他们的全部装备,他们用实际行动将监测关、看护关、防护做到零死角、零疏漏,拉开了一张“防输入、防扩散、防输出”的大网,坚决守护社区居民的健康生命安全。
我们增强了集体意识,大灾难面前,不再是一个地区、一个片区、一个家庭的事情,大家越来越相信,别人的事情或许正在和已经演变为自己的事情。在城市化迅猛发展的今天,身居城市的人们,从这场灾难中懂得了什么叫城市,什么叫城市的联系,什么叫城市的体系。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了,什么叫城市的群体,什么叫团结一心、协作共力。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的“邻避意识”依然那么强烈,但我们也越来越认识到雪崩与雪花的关系,这个春天让我们学会更多关于集体、关于群体、关于社区对于个体的意义,而更多的启示则是,很多人可能刚刚认识到“我们怎样做市民”。
我们认识了战争。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它从一个城市,到一个国家,进而到全球,从宏观到微观,从领袖到平民,从业余到专业,从体制到体系,对于和平时代的人们来说都是一场久违的考验。专业、复杂的疫情防控知识怎样直接明了、一目了然,让群众看得懂、记得住;网络、朋友圈每天充斥着一些小道消息,是否真实、可信;传播防控知识、安抚群众的恐慌心理,社区怎样打破常规更为应对有效;这些不仅是战争的新情况,也是战争的新形态,我们面对的不仅是现实物质版的战争,也同时触动的是观念精神版的战争,我们学会了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社区干部群众齐上阵,解锁了各种“硬核”宣传方法,创新了各种宣传形式,既有接地气的“土法子”,又有当下流行的新媒体,大喇叭方言版村长喊话、敲锣打鼓、三句半、微信、漫画等相互结合,全面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为打赢疫情防控战打下坚实基础。这是战争学习,更是战争组织、战争动员、战争创新。
我们坚持了依靠人民。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是老话,也是新话。在各社区党总支的带领下,干群组成的巡逻队穿梭于大街小巷;大喇叭声在小区里循环播放;干部志愿者们在全力做好疫情排查、疫情宣传的同时,为居民采购、送货;普通群众、党员、学生、爱心企业主动捐款捐物;一些爱心人士为留守老人捐款,送日用品上门。不少群众自觉响应号召,取消回老家或外出旅行,延期婚礼,更多人开始行动起来,主动做到不串门、不拜年、不聚会,采取防护措施,人们对疫情的防范意识逐渐增强……大家知道,战役的背后,还有无数人在战斗,不能因为自己的无知和任性,让他们的努力白费。这些无数的“小我”之力,终将汇聚成强大的抗击之力。团结、依靠、组织人民参与一切伟大的事业,是经验,是高招,这场春天的战斗中,我们再次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它带给我们不局限于此次战役意义的启迪:什么时候依靠人民办事业,什么时候我们就能成就一番事业。当疫情过后,生活复又常态,我们应当对这个真理理解与把握更加深切、有力!
看着窗外春天阳光下闪耀温馨迷彩的这座城市,这条穿越城市依然清澈悠悠的汉江,正以流动与奔涌让我们感动,给我们信心。这个城市将重现她的繁忙、生机与活力,就像美丽的汉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