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谦才
魁星街——奎星街。两种称法作为街口标牌,都曾用过。百姓却习惯称魁楼街。三种称法都合规范,不讹不误。
中国古代的星象家把太阳和月亮经过的天区称作“黄道”,黄道中的星宿分为二十八个星座,也叫“二十八宿”,又按东南西北把二十八宿分为左(东)青龙,右(西)白虎,上(南)朱雀,下(北)玄武四组,每组七个星宿。西方白虎七星宿总称奎宿,奎星街起始于新城西正街中段,属准奎星宿位,故称奎星街。
古人认为奎星是既主人间风雨,又主文运的神,这就更为人们所崇拜。清代学者顾炎武《日知录》说:“今人所奉魁星,不知始自何年,以奎为文之府,故立庙祀之。乃不能像奎,而改奎为魁,又不能像魁,而取之字形,为鬼举足而起其斗”。这大概是由奎而魁的缘由。
科举考试中取得高第者称作魁。乡试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也称魁解,进士第一名称状元,也称魁甲。酒令中的“五经魁首”源自于《诗》、《书》、《礼》、《易》、《春秋》每经所考取的头一名,即“经魁”。西方白虎七宿神君的奎宿为第一宿神,奎也有第一的涵义,“魁”与“奎”既同音,又同义,称魁兴街或奎星街不存在什么异议。
老百姓往往习惯口语化的直义喊法,因为街口形象性建筑魁星楼是最直观的实体物象,直呼魁楼街比较顺口,大众化的称谓延续至今,并未因魁星楼被拆毁而改变。
魁星楼被拆毁时间并不长,1996年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建设住宅楼才被偷偷拆掉,所以今天20多岁的人都还记忆犹新。
魁星楼是明万历年建新城时的早期建筑。东南西北城门及魁星楼所处位置按五行对应,东为甲乙寅卯木德星君,南为丙丁巳午火德星君,西为庚申辛酉金德星君,北为壬子癸丑水德星君,中为戊己土德星君,魁星偏西代表中土,金木水火土,五行无一不缺,是古时建城的基本要素。魁星楼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
魁星楼共三层,层与层之间不设楼板,也就自然不存在楼梯,楼成正方形,内四柱通顶,底层四周有内廊,对称进深5.2米,楼总高12米,屋面四坡水。在新城的旧建筑中,其高度还是数一数二的,屋面四坡中心是圆球星,代表奎星,四条脊有象征皇权的龙爪,
魁星楼一是象征星宿方位,企风调雨顺,颂国泰民安;二是鼓励学子心怀大志,奋斗进取,争取“魁星点斗,金榜题名”,报效国家。因“魁”有鬼抢“斗”之意,所以魁星的形象既不文,也不雅,楼内供奉的魁星点斗画像是:一个瘦猴似的人(鬼),右手握笔,左手持墨,一支脚翘起托着“斗”,另一支脚立于鳌。传说他那支笔专门用来点取科举士子的名字,一旦点中,文运官运与之俱来,如果考中进士就要在皇宫正殿下恭迎皇榜。若考中头名(状元)才有资格站在鳌头之上。“魁星点斗,独占鳌头”即来源于此。乡试举人头一名(解元)是被安排在当地魁星楼接榜。新城举人张补山于道光元年(1821)辛巳科中解元,即在魁星楼接榜,但他授业时间最长的启蒙老师刘龙门(岁贡),虽祖居魁星街,却屡试不第,无缘在此接榜,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时也,运也,命也,一言难尽也。
魁星街与文运文气似乎结缘甚少,倒是与武很有渊源。街西十几亩地为清军屯兵驻防右营,街南为中营,两营驻兵千人。通往右营马巷道在内,皆为魁星街范围。其中右营为重中之重,习武练兵常年不辍。清末,魁星街老户朱奉彪、谭金龙、刘吉剑(又名刘四呱子)于右营任教习,他们均是武术世家出身,马上步下,长拳短打,无一不精,飞檐走壁亦不在话下。同盟会会员刘锡五于1912年(即刘吉剑二哥)被清军围堵于魁星街,就是被刘吉剑等人靠登檐踩瓦轻功带出重围,趁夜逃走转途于上海与于右任会面。
既然马巷道属魁星街范围,有必要将其来历作个交代,以正本清源。新城在清光绪年前,除了西正街有习武箭道外,还有四条练习骑术的马巷道。东至北,北至西,西至南沿内城墙根,各有一条马巷道,南至东因地势原因未设,这第四条马巷道就是从西正街通往右营的马巷道,它与人群居所的街和巷均无关系。右营作为官员巡视的重点,官员到右营巡视或检阅,从不坐轿,而是骑马从马巷道径直入营。这里也没有住过马姓老户,所以现在把这条新住人的巷硬是添上一个“家”字,标为“马家巷道”是想当然的错误,实在令人费解,即或是一种无知或疏忽所致,但后果是失去了原汁原味的历史面目和文化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