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波才
孟浩然,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与王维并称“王孟”。其代表作之一《登安阳城楼》:“县城南面汉江流,江嶂开成南雍州。才子乘春来骋望,群公暇日坐销忧。楼台晚映青山郭,罗绮晴娇绿水洲。向夕波摇明月动,更疑神女弄珠游”,因艺术成就之高,历受金圣叹、王世贞、王夫之等大家赞赏和推崇但所描述地方一直迷雾重重。
一、“安阳”应为“安养”
从《登安阳城楼》标题,可显而易见知道此诗所作对象为安阳。恰两汉时期汉中郡(今安康、汉中、十堰一带)设安阳县,且在汉江边,加之唐代此地蚕桑较为发达,如不仔细甄别,很容易将《登安阳城楼》中的“安阳”与两汉时期汉中郡的“安阳”对应起来。但综合其它地名与历史记载,可考证《登安阳城楼》中的“安阳”并非今安康之两汉“安阳”,而应今襄阳之唐代“安养”。理由有三:其一,“安阳”因数次“迁移”,历史上以“安阳”命名的郡、邑甚多,有城固、石泉、汉阴、郧县等地,并非专指一地。《水经注·沔水》记载:“安阳县故隶汉中,魏分汉中立魏兴郡(会贞按:立郡详后西城县下),安阳隶焉”(守敬按:汉县,属汉中郡,后汉因,汉末废,魏复置,属魏兴郡,在今城固县东北。后徙,见下安康县)。《太平寰宇记·山南西道·金州》记载:“汉阴,汉安阳县,属汉中郡,有安阳故城,在今县西二十四里,即今敖口东十五里,汉江之北故城是也。”其二,《登安阳城楼》所提到的南雍州,为东晋、南朝时期襄阳地区的侨郡。据史料记载,雍州为《禹贡》中所描述的九州之一,新朝王莽时期正式成为行政区划,辖陇西郡、金城郡、天水郡、安定郡、武威郡、酒泉郡、敦煌郡、西海郡、乐都郡、朔方郡等地方。“永嘉之乱”后,大量北方流民南下。为安置南下流民,维护郡望门第,表达政府恢复失土信心,东晋及南朝政权在流民的聚集之地“皆取旧壤之名,侨置郡县”(《隋书·货食志》)。东晋太元年间(376—396)在襄阳侨置雍州;南朝宋元嘉二十六年(449)割荆州北部为境属雍州,治所在襄阳;西魏恭帝元年(554)废止。其三,西魏时,曾在襄阳地区置“安养”县,隋、唐因之,直至天宝元年(742)才更名为临汉,其音与“安阳”发音极为相似,且“县城南临汉水”,与《登安阳城楼》所述地理环境十分吻合。《隋书·地理下》记载:“襄阳郡统县十一……(领)襄阳、安养、谷城、上洪、率道、汉南、阴城、义清、南漳、常平、鄀。”《旧唐书·地理二》记载:“襄州,隋襄阳郡。武德四年,平王世充,改为襄州,因隋旧名。领襄阳、安养、汉南、义清、南漳、常平六县┅┅邓城,汉邓县,属南阳郡,古樊城也。宋故安养县。天宝元年,改为临汉县,贞元二十一年,移县古邓城置,乃改临汉为邓城县。”《元和郡县图志·山南道》记载:“临汉县,本汉邓县地,即古樊城仲山甫之国也。西魏于此立安养县,属邓城郡。周天和五年,改属襄州。天宝元年,改为临汉县。县城南临汉水。”迄今,《登安阳城楼》最早出现于明刻本《孟襄阳集》《孟浩然集》《唐诗品汇》等。也就是说,将“安养”误作“安阳”,至迟从明代开始。后因历次刊刻引用和均未加勘正,以至于讹传讹。
二、《登安阳城楼》借用《登楼赋》《南都赋》
孟浩然,才华卓著,诗名远播,“年四十,乃游京师。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新唐书·孟浩然传》),但仕途不济,后归隐山林,以山水田园诗歌抒怀咏志。从内容来看,《登安阳城楼》极有可能为孟浩然多次不第后失意时所作。通过“浩淼的江水、广阔的江洲、壮美的楼台、富饶的城郭”,以及“才子的闲情逸致”、“官宦的排忧解愁”和“丽人的华美衣裙”,营造一派安乐、祥和、淳美的市井图象,尽显诗人“超然物外”和“物我两忘”的境界。在创作上,《登安阳城楼》多处巧妙借用别人成功手法,达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其一,《登安阳城楼》:“县城南面汉江流,江嶂开成南雍州。才子乘春来骋望,群公暇日坐销忧”与《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表现手法相似,都是通过登楼观景,表达江山多姿之胜景,反衬才子、官宦不遇之愁情。《登楼赋》为东汉王粲所著,所描述的为今湖北当阳东南、漳沮二水之间的地区。其二,《登安阳城楼》:“向夕波摇明月动,更疑神女弄珠游”中的“神女弄珠”应取自《南都赋》:“耕父扬光于清泠之渊,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南都赋》为东汉张衡所作,采取现实描写、历史追溯和神话传说相结合的方式,生动描写了南都(今河南南阳)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颂扬了当地的地灵人杰和光武帝刘秀的丰功伟业。表现手法上,铺排而不显累赘,着实而略带飘忽,且语言骈散相间,势如贯珠,艺术成效非常高。目前,普遍认为“神(游)女弄珠”的故事来源于《诗经·周南》,发生地在今南阳、襄阳等汉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包括《南都赋》中的“汉皋之曲”之地(以襄阳万山为中心的汉江南北两岸地区)。另外,清同治《襄阳县志》还记载:“(万)山下有沉碑潭、解佩渚、王粲井”等古迹,符合《登安阳城楼》中的“才子”、“销忧”、“神女弄珠”等历史文化背景,此地也正是南雍州及其附近区域。
三、孟浩然“三入长安”和“由秦入蜀”
有一种说法,孟浩然40岁时到长安谋取功名,因诗句“不才明主弃”,遭唐玄宗斥责,求仕不成,怅然离开长安,在经过金州“安阳”故址时作《登安阳城楼》。根据《孟浩然年谱》等考证,孟浩然为今湖北襄阳人,生于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卒于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享年52岁,历经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四个时代,一生主要在荆襄地区一带度过,虽“三入长安”和“由秦入蜀”,但均未涉足金州。孟浩然第一次入长安,约为开元十一年(723)冬至开元十二年(724)秋,应为“荐召入京”。《唐诗纪事》卷二三记载:“明皇以张说之荐召浩然,令诵所作。”在赴京途中,孟浩然写下《赴京途中遇雪》:“迢递秦京道,苍茫岁暮天。穷阴连晦朔,积雪满山川。落雁迷沙渚,饥乌集野田。客愁空伫立,不见有人烟。”《旧唐书·玄宗纪》亦记载:“(开元十一年)是月(十一月),自京师至山东、淮南大雪,平地三尺馀。”诗史互印,事实确凿,但孟浩然走的是“秦京道”,即长安至潼关或长安至武关道路,与金州未有交集。孟浩然第二次入长安,约为开元十六年秋(728)至开元十八年(730)冬,为“应进士”。《旧唐书·孟浩然传》记载:“孟浩然,隐鹿门山,以诗自适。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孟浩然也有《题长安主人壁》,王维亦有《送孟六归襄阳》为证。另据孟浩然《送辛大不及》:“送君不相见,日暮独愁余。江上空徘徊,天边迷处所。郡邑经樊邓,山河入嵩汝。蒲轮去渐遥,石径徒延伫”,以及《唐代交通图考》可知,他与同乡辛之谔进京应试应走的是同一条线路:襄州—邓州—南阳—汝州—洛阳—陕州—潼关—华州—长安”,与金州相差甚远。孟浩然第三次入长安,为开元二十年(732)冬至开元二十一年(733)秋,也应为“求仕”,但仍然“不第”,心情郁闷。因此,他在《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写道:“苦学三十载,闭门江汉阴。用贤遭圣江,羁旅属秋霖。”特别是此诗“秋霖”与《旧唐书·裴耀卿传》)记载:“(开元)二十……冬,迁京兆尹。明年秋,霖雨害稼,京城谷贵”相吻合,进一步说明了孟浩然入京羁旅时间。从《初出关旅亭夜坐怀王大校书》还可知,孟浩然是经潼关过洛阳回襄阳的,应与第二次入长安路线大致相同。此诗中的“关”,即潼关。自此后,孟浩然再没有北上长安,也没有相关诗作印证。虽然“襄州,在京师东南一千一百八十二里,至东都八百五十三里”,“金州,在京师南七百三十七里,至东都一千七百里”(《旧唐书·地理志》),两者到长安路程相差不多,但为什么孟浩然不走:襄阳—房县—竹山—平利—金州—汉阴—石泉(子午道)—长安或先顺江汉而上到金州,再从子午道入长安,主要原因是山路崎岖、重冈迭巘,水道凶险、行走艰难。对此,后来北宋陈师道在《忘归亭记》中写道:“西城治,汉上游┅山林四塞,行数百千里。水道阻险,转缘山间,悬流逆折,触石破舟,回洑平渊,深昧不测,射工、水蛭,中人多死。陆行凭陵,因山梯石,悬栈过险,修林丛竹,悍蛇鸷兽,卒出杀人。”关于孟浩然“由秦入蜀”,应发生在第一次入长安后,即开元十二年(724)秋。路线为西出长安,经广汉至峨眉,然后顺长汉而下,出三峡,过江夏回襄阳,也与金州“无缘”。从当时一些诗文可发现其行迹。如:《途中遇晴》:“已失五陵(长安西)雨,犹逢蜀坂泥。”《送孟大(六)入蜀序》:“至广汉城西三千里,清江夤缘,两山如剑,中有微径,西入岷峨。”《入峡寄弟》:“泪沾明月峡,心断鹡鸰原。”
如今,越来越多学者认为《登安阳城楼》为《登安养城楼》,《襄阳县志》《孟浩然大典》等均将“安阳”改作“安养”,历史真相愈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