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永堂 口述 谢可芝 记录
1961年,汉阴县委根据中央会议精神,在全县纠正“大跃进”和“反右倾”中的错误,贯彻中央提出的“三自一包四大自由”农村新政策,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人们总算吃上饭了。
那年九月,我已八岁多,脸慢慢地红润起来了,走起路来也蹦蹦跳跳了,我上学了。
初秋的山乡,山清水秀,云淡风轻。一天清早,我和院子里的小伙伴迎着初升的太阳,一路欢声笑语地到生产大队办的初小报名上学。
初小位于一个叫碾子湾的山梁上,由一个古庙改建而成的,周围是蓊蓊郁郁的苍松翠柏,山梁下面是一条潺潺的小河绕山而过,四面青山环抱。
当我来到学校时,见到一位三十来岁的女老师,身穿深蓝色的“列宁装”,齐平的短发,显得格外精神。我第一个报名,老师问我叫什么名字,我字正腔圆地用汉阴酒店话回答:王永堂。
“什么堂?”老师问。
“堂屋的堂。”我回答。
这个名字,是我父亲给起的。父亲对我讲,要像堂屋那样,方方正正、亮亮堂堂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你这个名字起的好啊!也是堂堂正正的堂。”老师高兴地说。
“你家里什么成分?”老师问。
“下中农。”我如实回答。
接着老师让我把一双小手伸出来,让我数数,我掰着手指头,数了十个数:一、二、三、四、五……报名手续办完,我记得交了一块多钱的书费,就这样,我上学了。
我所上的初小,是一个“复试班”,何谓复试班?就是一个老师在一个教室里同时给三个年级上课。当上第一节课时,老师走上讲台,用热情洋溢的话语讲:热烈欢迎一年级的新同学!现在给一年级上语文课,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彩色画面图。第一张是“天安门”读三遍,第二张是“五星红旗”,第三张是“毛主席万岁”,“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不忘毛主席”。讲完后,老师让一年级同学集体朗读:天安门、五星红旗、毛主席万岁!老师又用亲切的话语说,同学们,我们要听毛主席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情不自禁地和同学们一块回答:“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至今,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上的三幅彩图,“天安门”、“五星红旗”、“毛主席万岁”还印刻在我的脑海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使我悟出了人生的哲理。
我的启蒙老师叫陈美荣,她人就像她的名字那样美丽、荣光。陈老师是安康师范初师毕业的,那时安康师范毕业的学生吹、拉、弹、唱样样全,工作敬业。
一年级期末考试,我语文算术考了双百分。陈老师幽默地对我说:“你考了两个鸡蛋和一根筷子。”当时幼小的我被吓哭了。后来陈老师又像妈妈哄小孩似的摸摸我的头说:“不哭了,你考了两个一百分。你聪明好学,继续努力!”
转眼到了二年级,我已满九岁了,光荣地加入了少先队,带上了鲜艳的红领巾。老师讲,红领巾是五星红旗的一角,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少先队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简称。从此,我就学习更加努力了。当老师把新书发下来,由于我一年级汉语拼音学得好,有生字用拼音读,从头到尾都能读下来,一篇课文读三遍,就能默写下来。算术学的是乘法口诀,也能倒背如流。陈老师对我说:“你可以跳级,直接上三年级,不过要报公社文教组批准。”当老师把我跳级的申请报到公社文教组时,文教组负责的同志批复:“小学要把基础打好,要按程序一级一级地上,不能跳级。”就这样,我轻轻松松地度过了二年级。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山区农村卫生条件差,又缺医少药,大部分儿童得了一种叫“槽气”的病,称肚子里长“槽虫”(蛔虫)。那时我正上三年级,十岁了,听母亲讲,那时的我黄皮寡瘦的,晚上磨牙,经常肚子痛,一痛起来,全身出冷汗,面色苍白,坐立不安,手捂着肚子喊天喊地,喊娘喊老子的,剧烈的疼痛难以忍受。农村的说法是得了“痒毛钉”,是要人命的。“痛在儿的身上,更痛在娘的心上啊!”母亲说。母亲心痛极了,只好常常背着我干农活、干家务。同时想尽办法用农村偏方来治疗,让我父亲到山上去剥苦辣树皮,熬成汤让我喝,再吃一个鸡蛋,这样打出了蛔虫,肚子痛稍有好转。据说苦辣树皮熬汤,小孩子只能喝两小碗(竹子锯成的碗),喝多了是会中毒的。从现在医学诊断,那年代肚子痛的症状是典型的“胆道蛔虫”,用西药“驱蛔灵”、“肠虫清”就能治愈。那个年代,山区农村缺医少药,用偏方“苦辣树皮”治疗也是有一定的药理的。苦辣树皮含有川楝素,有麻痹作用,使虫体麻痹随着粪便排出体外。
长大后,母亲还常常对我讲:“儿啊!你小时候病病痛痛十多岁了,还要我背上背下,把我‘给砸祸连啊’(方言,意思是心操碎了)。”
就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断断续续地上完了三年级,期末考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顺利地升入了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