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德强
上中学时,我十分喜爱语文课本上的诗歌、散文、小说,读到课外读物上的美文也是爱不释手,读了又读。对那些文学大家,可谓心慕神追;对本地能写出好文章的人,也十分敬佩和羡慕。心里常常暗想:如果我能写出那样的文章,变成铅字,该有多好!
我的初中是在家乡一所七年制学校就读的,那时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学校的教学条件很差,课外读物很少,《安康日报》算是最容易找到、最常见的课外读物,也是离我最近的公开出版发行的读物。我特别喜欢该报副刊《山花烂漫》,因为那上面刊登的作品篇幅短小,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容易理解和模仿。遇到“对路”的文章,就反复品味、揣摩,甚至抄录下来。因而,作文水平在班上出类拔萃,读高中一年级时被担任班主任的语文老师、县文艺活动积极分子傅培德推荐参加了紫阳县群众文化工作会议。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进县城,见到了本县经常在《安康日报》发表文学作品的“大腕”,接受了文艺创作辅导,眼界为之大开。
一种在报纸上发表文学作品的念头潜滋暗长。于是,我悄悄地向党报投稿。1978年5月28日,小品散文《阶梯·渡船·蜡烛》在《安康日报》副刊发表。见了这个宝贝“儿子”,心里就像喝了蜜一样甜,兴奋了好几天。那是我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粗浅感悟,也是我在该报上第一次发表的文学作品。我将这篇小文剪辑下来保存至今,虽然现在看起来显得十分稚嫩,但是它曾给我以很大的鼓舞,激励我在业余文学创作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哪怕工作再忙,也要坚持阅读和写作,作家梦由此而不断地萌生、孕育、发酵。
此后,《香溪》《金州》《文化生活》《周末》《瀛湖》等《安康日报》文艺副刊不时刊发我的拙作。倪嘉、陈敏、李大斌等老一辈文艺编辑都曾精心修改和编发过我的作品,给予过具体指导和热情鼓励。
其实,包括报社领导在内的许多编辑都鼓励和提携过我。曾经,一位因公失明的残疾人王伦仕自强不息、勤劳致富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我,于是写成短篇报告文学《一位发光发热的盲人》,自我感觉事迹很典型,教育作用大,可读性也强,但是担心因篇幅太长一般编辑不易编发出来,就署了笔名“黛言”,冒昧地直接寄给了副社长、副总编辑卜耀先,随稿件附了一封短信,说明作品的新闻价值和思想意义。大概过了二十来天,1992年2月28日,这篇作品就发表了,而且被安排在头版头条位置(近半版转至第四版)。报纸头版头条刊发一篇文学作品,这是我不曾想到的,其喜悦、感激和信心增强不言而喻。此后再也没有过这样的幸运,由于我的文学作品在党报发头条仅此一例,所以记忆至今挥之不去。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安康日报》早已告别铅字印刷的四开小报,“土鸡变凤凰”了。作为此报的读者和作者,我这棵文学幼苗也随之不断成长,从《安康日报》这片沃土上崭露头角,结出一些青涩的果子。继而在报告文学等文学创作上小有成就,十几年前成为中国作家协会的一员,偶尔有作品在《中国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北京文学》等大报刊上问世,著作也已出版十几部。
饮水思源。我永远不会忘记《安康日报》,永远感恩《安康日报》。因为,是这块园地栽培了我,是耕耘这块园地的“为他人作嫁衣裳”的众多编辑同志扶持和鼓励了我,帮我圆了作家梦。我要向那些敬业奉献的《安康日报》新老编辑学习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