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帆
阅读《安康日报》是我每天修行的重要内容之一。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出于工作、生活、学习的需要,看书、读报促使我养成了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最近,我把刊登在《文化周末》上的“我与《安康日报》共成长”栏目的文章尽可能找全,一一认真研读。其中的人和事,就像过电影一样,在我的脑海里闪现。那些难以忘怀的过往,虽然距离当下已经十分久远了,可是读着读着,鲜活的人物向我走来,动人的故事向我诉说,仿佛就发生在昨天,清晰而深刻。我也萌发了写一篇文章的冲动,想把我与《安康日报》的过往与情缘写一写、说一说。
我参加工作时的学历是中师生,底子太薄,很难应付日常教学和工作需要。后来,为了充实自己,弥补短板,我参加成人高考,修完大专学业,再后来又参加本科学习。在对的时间里,结交对的人,是一件特别幸运的事情,也是一件万分幸福的事情。在这段学习过程中,我成为《安康日报》的忠实读者,后来又成为《安康日报》的通讯员,还有一段短暂的社外评报员的经历。
2015年1月至8月,受《安康日报》和县委宣传部邀约,我担任安报社外评报员。当时,出版有《安康日报》正报、还有《汉江晨刊》《城乡经济特刊》和《科教周刊》,我们简称为“一报三刊”。评报员既要对安报进行整体评价,也要指出正报及三刊的亮点,推荐好稿件,还对每一天报纸做勘误,当然也要把意见建议提出来,供报社参考。特别是勘误部分,既要探究、考证,又要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所以我特别用心,生怕出现差池。
我有幸结交了安报一大批朋友,诸如老一辈的李波、倪嘉、陈良学、陈敏、锁金义、李大斌、胡弗、张会鉴、杨克等,还有报社的中坚力量,像吴昌勇、李小洛、张俊、陈俊等,还有一批新生代年轻的责编,比如许安、张妍、杨一等。他们有的在报社、有的在安康新闻网;有的是老熟人、老知己;有的虽未谋面,但有微信联系,只要介绍清楚,就会逐渐熟悉、亲近起来。从新闻宣传的意义说,他们都是我的“恩人和贵人”。
回想当初和安报交往,就一个字“难”。当时全靠书信往来,给安报投稿,要工整地抄写在方格稿纸上,文字和标点符号均各占一个字,熬更守夜,好不容易写好新闻稿件后,还要抄写公正,在单位里让领导审核后,签署意见,盖上单位鲜红的公章,装进信封里,投递到邮局设在露天的邮箱,听天由命。邮局又要收件、分拣、打包,等邮车运输。邮车将邮件运送至安康地区邮政局,又要收件、分拣、投递,即便是到了报社,报社又有一套流程才能把稿子交到编辑手上。那时交通、通讯还没有现在这样发达,邮车每天一班,错过了只好等后一天。宁陕离安康较远,好多新闻就变成了旧闻。
由写作新闻稿件,到写作文学作品,《安康日报》的编辑、记者是我的老师,多次给予我热情指导和细心帮助,尤其是陈敏等的鼓励支持,更加坚定了我的选择。记得时任副总编倪嘉的诗集《抒情季节》和“香溪”责编陈敏的诗集《蓝星星》《金月亮》出版之后,成了我的“枕边书”。在阅读过程中入睡,有时还会做一个好梦。
我的文学处女作是发表在安报的散文诗《乡村两章》,没想到的是,竟然用我文章中的句子,作为当期处女作作品专页的通栏标题“每天都有一枚崭新的太阳”。以致后来,相继刊发了《大山二章》《相约在春天》《渴望下乡》《热爱土地》《再听唢呐》《相爱的日子》等篇章,一时间我也成为了一名诗人。
在安报创刊五十五周年之时,报社举办了“我与安康日报”征文。当时我就写了两篇文章,题目是《安康日报,我的良师益友》和《安报,美梦升起的地方》,同广大读者,分享快乐,体验幸福。
阳光照大地,温暖在心里。我十分喜欢安报举办通讯员培训班的这句广告词。在安报本次征文活动中,我不是第一个投稿的人,但我绝对是有话要说的人,因为难忘那些过往发生的人和事,那些人的那些事,现在看来十分平凡和普通,可正是这些点点滴滴,时刻温暖着我、激励着我,使我最终成为宁陕县最高学府——宁陕中学的“一支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