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运坤
云环雾绕,茶行如诗,去年4月份以来,一度“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平利县老县镇蒋家坪村凤凰茶山成为了新的“网红打卡地”。儿子在县上的宣传部门工作,经常去凤凰茶山。看着他拍的照片里蓊蓊郁郁的茶树、络绎不绝的人群,我不由得回想起40多年前,自己在这里奋斗过的那些日子。尽管岁数大了,但有的记忆却依旧牵动着思绪,让人深陷其中。
1977年,县上为了发展茶产业,专门成立了茶叶工作指导站,并招录了十多个技术干部,19岁的我有幸是其中一员,成为了“吃公粮”的人。为了能适应工作,我跟着站上的老专家们认真学习,“恶补”各项茶叶技术,很快就上手了。工作后的第二年,我就被站上领导派往凤凰茶山进行技术指导。
当时的茶山才建设三四年,是老县区凤凰公社响应“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的号召发展的集体经济,面积比较大,横跨五星、栋梁两个生产大队。
经过两个小时的汽车颠簸,又步行了两个多小时,我才来到凤凰茶山。当时有40多个社员在这里集体劳动获得工分,忙碌的时候,加上临时来的人,能达到上百个。他们热烈欢迎我,很多人说:“县上给我们派了专家,我们的心里更有底了。”
当时茶山的负责人比我大不了几岁,他把自己的单间让给了我,和社员们挤在集体宿舍里,夏天热得像蒸笼,冬天冷得像冰窖。吃饭是集体伙食,社员们都是自己从家里带粮食,茶山附近开辟了一块菜园,来解决吃菜的问题。
按照当时的规定,我一顿饭要交半斤的粮票和一角五分的现金,但他们始终都不让我交。我几次硬塞给管伙的人,但最后都退给了我。当时粮食供应紧张,自己吃的都是他们从口粮中一点点挤出来的,心里满是感激,又有些愧疚。
吃饭基本不成问题,但当时最大的问题是缺水,做饭和饮用的都是堰塘水,口感比较差。下雨天,堰塘水变成一片浊黄,舀起来后要沉淀大半天。好茶需要好水,如果来客人了需要品茶,就要去很远的水井里担水。
我和大家一起管理茶山,建设工厂,安装设备,当时自己十分年轻,本又是农村娃,整天连轴转,丝毫都不觉得累,像是有使不完的力气。茶苗能够长成很不容易,因此不论骄阳曝晒,还是天寒地冻,大家都围着它们转,像对待宝贝一样心疼它们。
为了给幼龄茶苗遮荫,我们在茶行间种上毛苕子,等它们长到一定程度,割掉埋在开挖的基肥槽里进行沤肥。种茶的前几年,经济效益不高,我们还在茶行中套种豌豆、胡豆等作物,来增加点收成。
在茶山的日子里,一般两个周往返一次,但一个月才回家一次也是常有的事儿。1984年年初,女儿出生,站上考虑到我的家庭困难,将我从茶山调回。离开茶山后,我一直忙于工作和家庭,没有再回过一次。后来听说,茶山一度荒芜了,我觉得十分可惜。幸好近些年经过改造提升,茶园又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与生机。
退休后,本想回茶山走一走、看一看的,但不小心摔了一跤,造成股骨颈骨折,至今仍行动不便。凤凰茶山,这个曾经奋斗过7年的地方,自己在最好的青春岁月挥洒过热情和汗水,真想登上去,再深情地多看几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