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平安
每年除夕,不管家在哪里,也不管多么忙碌,我都会设法贴上一副手写体春联,这一习惯的养成,一是因为我喜欢诗词和文学,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了纪念父亲,纪念一个即使生活再艰难,也要把年过得有文化品位的父亲。
我开始记事的时候,农村还在吃“大锅饭”,家里的生活跟周边的乡亲们一样,过得紧巴巴的。父亲是个老教师,是乡村最有文化的人。每年除夕前几天,父亲都很忙碌,用母亲的话说,叫做“家懒外勤”。因为这几天父亲根本顾不上家里的事,只忙着帮乡亲们义务写春联。有的是请父亲上门写,有的则是把红纸拿到我家来,往往是在哪个院子里铺开场子,王家写了张家写,张家还没写完,李家又闻讯赶来了,一写就是大半天。父亲不仅字写得好,还能写一些传统的经典对联,比如“室有余香,谢草郑兰窦桂树;家无长物,唐诗晋字汉文章”、“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等等。他还能根据主人家的实际或需要现编现写,甚至能把主人的名字巧妙地嵌进春联里,这在乡亲们的眼里,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父亲无论书写还是编写春联,最讲究对仗和平仄,对现代人粗制滥造的所谓对联,父亲是不屑一顾的。
父亲从腊月二十五一直写到除夕早上,总算给别人家写完了,中午,终于轮到给自己家写了。记忆里,无论是住在茅屋的十年,还是搬进大瓦房里,每年给自家写春联、贴春联的习俗从未中断过。父亲写对联,总让我给他打下手,说是打下手,实际上我也做不了什么,只是站在一旁看着父亲独自忙碌着。他裁纸从不用刀,量好门边的宽度后,折好红纸,两只手就是裁刀,只听的“咝咝”声响过,红纸就裁好了,而且裁得工整平滑。然后,他算好对联的字数,又用他那双巧妙的手,把长长的纸条折成一个个工整的田字格,让小小的我佩服不已。父亲给自家写对联十分讲究,无论是联语还是书写,从不马虎。父亲一边写,我一边牵着红纸的另一头慢慢拉,等父亲一联写完,我和父亲一人抬着对联的一头,将它放到阴凉无风处,让它自然风干,一会儿,室内就飘满淡淡的墨香。每写完一联,父亲都要认真检查和品味一番,那个时候,我对父亲写的春联还不是太懂,每每此时,父亲就给我细心讲解。联中优美的意境,精彩的用典,华丽的词语,让我深深陶醉其中,我也渐渐爱上了诗词,爱上了语文。可以说,我热爱诗词,热爱文学,应该就是从那个时候萌芽的。
写好对联,父亲还得做一件事,那就是糊灯笼。那个时候,灯笼夜间的照明功能已逐渐被手电筒、马灯等所替代,成了一件纯粹的装饰品。农家到了除夕,都要拿出尘封好久的灯笼,把旧灯笼上的纸撕掉,重新糊上新的纸张,每到傍晚,灯笼里燃起了油灯或蜡烛,从除夕一直亮到元宵夜。当时,乡下是买不到灯笼的,家用的灯笼,一般都是自制的竹灯笼。父亲嫌这样的灯笼太大众化,没有创意。于是,他自己发明了一种木制框架结构灯笼,呈正方体,四面糊上白纸,四个竖棱子上糊上红纸条,下方贴一圈红纸剪的须子。然后,父亲用毛笔在灯笼每一方的白纸上各题写上迎春的诗画,灯笼亮起,别有一番意境。这灯笼,现在看来是再简陋不过,可那个时候,却是山村一道美丽的风景。春节来客,总要欣赏一番,父亲见了,乐开了花。
我在父亲的身边度过了三十多个春节,每个春节,都被父亲营造的浓浓的文化氛围所感染,潜移默化间,让我这个顽劣的人不知不觉间爱上了文字,爱上了文学,并影响了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