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汪轩 黄小彬
年,是中国人祖祖辈辈的情节,这个被孩童时时期盼的节日,在秦巴山脚下的人们心里,更像是一位长者亲切的诉说和最真诚的嘱咐。在世世代代的沿袭中,它用最古老的方式——年俗,证明了这位老者的智慧。
忙腊月,闹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过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腊月二十四的小年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前后半月有余,为了这个特殊的节日,人们往往愿意花一个月的时间去准备:年夜饭、新年礼节、新年禁忌……这些看似冗杂又繁琐的条条框框,却正是人们对生活美好的寄望,过好了年,新的一年才能顺顺当当。
打扬尘是人们迎接新年的第一个仪式,要提前查看黄历定吉日。打扬尘当天要早起,将芦苇扫帚绑在竹竿上,仔细刷掉房屋边边角角的蜘蛛网和门框上的灰。漆红色的大门经过清水洗刷,净得油光发亮。父辈们踩上人字梯,清理大门两侧残留的旧春联纸,经过一年的风吹雨打,守护一家人平安的春联和门神画褪去了最初的颜色,现在,它们正在水和洗剂的作用下,变成细碎的纸屑,再过不久,又会有新的对联贴在它们的位置,延续着对一家人的守护。
老人们似乎更注重对厨房的打扫,灶台上的油渍、烟囱上厚厚的烟灰,还有锅洞(农村土灶烧火的地方)里的草木灰都要清理,先用小铲铲下,再用细绒刷子扫出来,折腾一上午,满满两筐黑色的锅灰被扫出来,庄稼人担着这两桶灰,迈着稳健有力的步伐,嘿呦嘿呦地担到粪场,倒在腐烂的植物残骸上,经过发酵,这将是最好的庄稼养料。
等到腊月二十三四,就要开始过小年了,北宋时期,小年其实不叫小年,叫“交年节”,意味着旧年与新年在这一天交接。由于南北风俗迥异,北方的小年在腊月二十三,而南方的小年则在腊月二十四过。安康北依秦岭、南靠巴山,特殊地理位置赋予了这块土地强大的包容性。所以在安康过小年,并没有固定的日子。小年夜没有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火热气氛,在吃食上也没有什么讲究,人们注重的是小年夜里祭灶的仪式。
“瓜糖祭灶,新年来到”。厨房是农村重要的场所之一,它承载着人们温饱和味蕾上的希望,祭祀灶王爷,是小年的主要习俗之一。“灶。造也,创食物也”。灶神的主要职责就是执掌灶火,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晚上,灶王爷(掌管厨房和五谷的神)要去天上“述职”,汇报人间善恶,以降祸福,对于浪费粮食、不惜五谷的家庭,来年的庄稼就会遭到生虫、水患等自然灾害。庄稼人一年就盼个风调雨顺,为了能让灶王爷上天后能多说一些好话、保佑来年收成,人们会在举行祭拜仪式,在灶台上摆满水果和花馍,点香燃烛,一面念念有词道“灶王爷保佑”之类的话语,一面斟酒叩首,以祈祷来年作物丰收。
“小寒忙买办,大寒忙过年”。腊月是置办年货的日子,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红红火火的年货将节日的气氛推向高潮。年货也是传统农民一年辛勤劳动的象征,这一家是否勤劳、家底是否殷实,全都体现在年货上。准备年货不仅是对这家经济实力的考验,也是对这家主人持家接物能力的考验,小到春联年画,大到拜年接客的礼品,过年所需的物品一件都不能少。挑选年货的规矩,经历过最传统生活方式的人才是行家。门神要选秦琼和尉迟恭,中堂要挂“松鹤延年”或“五福临门”等吉祥字画,人们站在小摊边尽情地挑选,满街飘散着浓浓的年味。
新年的吃食不可不说。腊月二十八开始,厨房里就开始忙碌起来,柴炉上的瓦罐冒着热气,各种肉类在卤汁的作用下释放的香味,灶洞里的柴火噼里啪啦,火光彤彤地跳动,勤劳的人们用自己的智慧将五谷制成精致的美食,来满足自己的胃和味蕾。
过年包子和蒸碗是必不可少的,包子要荤素各占,甜咸都有,葱花大肉,萝卜豆角,红糖豆沙,芝麻花生,这些馅料在发酵好的面皮包裹下,成为讨口彩的人们心中最喜欢的美食。蒸碗也要五花八门,吸收了卤汁香气的肉块儿在梅菜,红薯,醪糟,豆酱等食材的搭配下变得颇有滋味,咬上一口,鲜美肉汁和配菜的碰撞,让历经寒冬的人们心头一暖。年前准备的包子和蒸碗,要满足整个正月的餐桌需求,将单一的材料做成各种各样的风格,也应和着庄稼人人年年有,样样有的富足情愫。
“一夜连双岁,三更分两年”。腊月三十是辞旧迎新的日子,家家户户都沿袭着传统的习俗,表达着内心饱满的情感。年三十这天要早起,一家人忙里忙外贴对联儿、挂灯笼,厨房里也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起来,煎炒烹炸热闹极了,罢了,再夹两盆上好的木炭,燃起两盆大火,待盆里的木炭完完全全烧红,团年饭就要开始了。“鱼香肥泼火,饭细滑流匙”,团年饭讲究的是丰盛,要荤素搭配,色彩各异,最后还要有一个炖汤和一条鱼。饭桌上,全家人其乐融融围坐在一起,在共同举杯中开始,也在共同举杯中结束,共同庆贺新年的到来。
酒足饭饱后,就要去给祖先过年了,俗称“送亮”,一家人拿着火纸、香裱、蜡烛和炮竹浩浩荡荡地上山。对于这些素未谋面的祖先,孩子们心中充满了亲切和敬重,端端正正地跪在坟前,认真地完成点蜡、上香等程序。他们弯腰伏地磕头,虔诚地跪拜,或许他们幼小的心里对死亡也有所概念,可是这样的方式更多的让他们觉得,那些逝去的祖先只是在另一个世界更好的生活, 烧完火纸后要在坟头放一响鞭炮,细碎的炮竹屑洒满坟头,坟头两旁的蜡烛跳动着火光,父辈们静静地看着几寸土地和几关青塚,带着醉意的眼神中掺杂着些许复杂的情感,或许正在搜寻着老祖先们在他们脑海中朦胧的印象,或许正在怀念某位近年逝去的亲人生前的种种一切,或许遗憾、或许不舍,可在这样一个日子里,这一切并不显得那么悲伤。从山上往回走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家家户户已经亮起了红色的灯笼,炮竹声在耳边此起彼伏,前方的村子已经变成一片灯火通透的星海,回头看看走过的路,山上俨然变成一片星海。
年过三天,可是年的气氛却要持续大半个正月,正月初一是新一年中的第一天,要吃汤圆儿过早,预示着甜蜜团圆;午饭饺子接踵而至,饺子型似元宝,预示着财源滚滚、福气多多,初二就要开始走亲访友去拜年了。初三晚上要送年,待天色稍暗一些,每家每户就要拿出炮竹,让它们用最聒噪刺耳的声音响彻整个村庄,人们习惯了把自己的命与天、地、自然联系起来,炮竹声越大越红火!点完炮竹后,赶快躲进屋子捂紧耳朵,从窗隙瞅着外面,小心翼翼中又充满了期待。
整个正月,人们都在走亲访友的活动中度过,被美食和热闹气氛滋润得越发红润的庄稼人,一直沉浸在他们理想的生活方式中,拜年这种最古老的文化,正是将农忙时无闲维系的亲情做了一次完美的升华,在酒精的作用下,人们透露着真情切意,人们互相鼓舞着迈进新生活,所有亲情在此刻都展现出血浓于水的意义,这种意义,固然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让过年这种文化历久弥新,也让在外的游子时时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