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远垠
我的老家位于平利县城与安康市城之间,县城位置偏高,所以到县城就叫上平利;而市城位居下方,所以到市城就叫下安康。
上平利也好,下安康也好,对于孩提时代的我来说,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向往。在大人眼里,上过平利,下过安康,便是走州过县的人,那可是最了不起、见过大世面的人。
那时人们夸奖哪个人眼界开阔、见多识广,便会说:“那可是走州过县的人呢!”可见,上平利、下安康何等荣耀!而享受过这种荣耀的,我的小学同学中竟然就有一个。他父亲是生产队的机械员,也就是专门负责队里粮食加工的。每年都要到县城购买几次机器上的零配件,有时候会把孩子带上。而我那同学每当去过县城后,回来的第二天,便成了全校的焦点人物。同学们蜂拥着将他团团围在中间,听他讲城里房子如何气派、电灯如何明亮、电扇如何神奇……尤其他讲到吃冰棍儿的爽劲儿,真把我们馋得不停地咽口水。
直到1978年,我高中毕业的时候,才终于实现上平利的梦想。
上过平利,才终于知道其实上平利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
那时,从我老家的山沟里走6里路,便出了沟口。出沟口,便是汉白公路。听上过平利的人说,从我们那儿上平利要八毛钱的车费,如果顺利的话,坐上车后两个多小时便可到达县城。可那个年代,每天只有两趟从安康开往平利的班车,上午一趟,大约在九、十点钟,下午大约在四点钟左右。错过了,便只有等到第二天。
那天,我约了三个同村的同学,天没亮就在家吃了饭,带上几块钱和提前在粮管所兑换的几斤粮票,提着挎包便出门。来到公路边上,天才放亮。我们几个都是第一次等车,心情自然十分激动,不停地讨论着挡车坐车的注意事项。争论最激烈的是由谁来招手挡车的问题,你推我,我推你,都害怕承担这项艰巨的任务,争论的结果是:谁都别想偷懒,三个人一齐站在马路边举手挡车。
接下来,便是焦急的等待。一听到汽车喇叭声,便睁大眼睛向远处张望。结果,却是灰不溜秋的货车。再听到喇叭声,再睁大眼睛向远处张望,结果,还是灰不溜秋的货车……没有钟表,也不知等了多长时间。终于,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远远看去,从下方开来一辆白色的车子,喇叭的声音听起来也比那几辆货车清脆。我们三人立即呈一字型站在马路边,老远便举起右手。车子也越来越近了,终于到我们跟前,能看清司机那张严肃的面孔,能看清车子里密压压的人头。可令我们奇怪的是,司机也举起右手,向我们摇摆着,摆着摆着,车子就从我们的身边开走了,轰隆隆,扬起一片尘土。
车子开走老远,我们却还高高地举着右手……
当时,失望到什么程度,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在后来几十年的岁月里,每每想起那天的情景,心,还在一个劲儿往下沉。
那天,最终的结果是我们发扬长征精神,徒步翻越女娲山,下徐家坝,过三里垭,经长胜铺,历经从未有过的艰辛,傍晚时分才赶到县城,先前一切美好的想象都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抽筋断骨般的饥饿与疲劳。
晚上,我们住在一家国营旅社,八个人睡一间屋,刺鼻的霉味不说,更不堪忍受的是臭虫,浑身被咬满了疙瘩,整个夜晚都在与臭虫战斗。那次高考,我班同学全军覆没。
我第一次下安康是在上平利之前,也是因为高考,是去照像的。比较起来,下安康比上平利畅快得多。不仅坐了车,还坐的是便车,而且是军车,坐的是副驾驶的位置。
这一切,多亏了我的同学白正言,那时我跟白正言的关系好得跟穿连裆裤一样,经常在他家睡。他是居民户口,住在老县街上,妈妈是供销社职工,管理着国营旅社。那天刚好有几辆军车经过老县街,几个军人就住在旅社里。白正言的妈妈知道我们几个同学相约着第二天要到安康照像,就求人家把我们捎上,人家很痛快地答应了。于是第二天,我和另外几个同学终于享受了一次有生以来最大的风光。
那天坐了大约两个小时的车,到了安康城,又遇上另外一拨也是下来照像的同学。有对安康城比较了解的同学领着我们来到“工农兵照像馆”,照完像之后,又满大街转着找旅社。最后终于找了一家每人收费仅5毛钱的旅社住下。那天晚上,虽然没有遭受臭虫的袭扰,半夜里却下起了瓢泼大雨,屋子里到处漏水,我睁着眼睛熬到天亮。
第二天更惨。枣园一带一片汪洋,压根没有开往平利的班车。可我们必须赶回去,一是没钱了,二是第二天要上课,最后一致决定走路回去。那天,我们抄小路,上牛蹄岭,再下县河,再沿着汉白公路一步步往上走,回到学校,已经夜深人静了。
那时,上平利,下安康,何其难!
后来,上平利下安康的路,由泥土路改为沥青路,又由三级路改为二级路,上平利下安康的时间缩短了一半。如今,又通了高速路。我也拥有了自己的小轿车,上平利下安康不到半小时。朋友在安康城里请客,问:“出发没?”我答:“还没,把茶泡上,马上到。”我这边不慌不忙钻进车里,几把方向盘,一根烟功夫,到了,茶,还有些烫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