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世松
生命中,总有那么几件事让你追忆。犹如河流中的几朵浪花,平淡而又美丽。
六岁那年,父母把我送进了离家只有两里远的村小。语文老师是一位四十岁上下的男教师,严肃的脸上带着几分和蔼。当他把我人生中的第一本书——语文课本发到我手中时,浓浓的墨香顿时使我激动不已。老师先教我认识基本的笔画:左斜、右斜、左半圆、右半圆。在极其简陋的土坯房里,老师张着嘴巴使劲地教着,我也张着嘴巴使劲地读着。突然,老师的声音停下来了,我却还在张着嘴巴大声地读,惹得同学们一阵哄笑,教室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我当时很怕老师骂我,令我吃惊的是,老师不但没有骂我,还笑着表扬我读得入迷,号召其他学生向我学习。直到后来,我做了语文老师,让学生齐读课文时,有时绝大部分学生都停下来了,总还有几个在大声读着。我就让他们继续读下去;后来声音渐渐地小下去,直到完全消失。现在,我才明白,正是老师对我的宽容和鼓励,使我坚信要自由地、大胆地发出自己的真实声音。这是多么大的一种收获,更是一缕弥足珍贵的记忆!
我对语文产生了兴趣,自然也喜欢上学了。
学完拼音后,老师便教我识字。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儿歌也走进了我的视野。我清楚地记得在那个云淡风轻的早晨,老师教我学了一首儿歌:“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云儿见他让路,小树见他招手,禾苗见他弯腰,花儿见他点头。”老师一遍又一遍地教读,我一遍又一遍地跟读。天真幼稚和浑厚深沉这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在干净的乡野上空升腾、旋转、回荡,令我终生难忘。
那天晚上,月亮躺在天空的怀里,我躺在妈妈的怀里,在静谧的夜空下,我很流利地把白天学的那首儿歌背诵了下来。妈妈很高兴,我更高兴。那个晚上的情景永远镌刻在了我的心中,也镌刻在了妈妈的心中。
我在村小一口气读完了四年级,上五年级就转到邻村的完小去了。教语文的是一位二十多岁的男教师。普通话讲得好,课也上得好。由于我在四年前打下了比较扎实的语文基础,即便到了新的学校,四所村小的同级学生汇集在一个班级,我仍旧锋芒毕露。第一次考试,我便夺得了第一名。这在当时产生了不小的轰动,引起了校长的关注,更赢得了语文老师的喜爱。
时光在慢慢地变老,我在悄悄地长大。
1998年的金秋,我考上了师范学校。妈妈为我高昂的学费四处奔走,受尽了人世间的冷眼旁待,但她始终没有流过一滴眼泪。她说,自打我给她背诵儿歌时,她就觉得我是一块读书的好料,即使她和父亲再苦再累,也要送我读书。可惜,快到不惑之年,我依然碌碌无为。只是没有四处奔波,一直陪伴在妈妈的身边,做了一个听话的儿子。
走过冬季,便是春暖花开。 今天,我在键盘上敲击这些文字,心中依然温暖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