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松成
刚刚过去的2020年,对于安康文学而言,实在是一个可圈可点,让人惊叹的年份。这一年,安康文学呈现出一种区域性突破,这种突破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向的,既有广度、深度,更有力度。这一年,小说创作方面,李春平完成系列长篇“盐道三部曲”的最后一部《盐色》,至此,历经十年的辛勤耕耘,终于功德圆满,修成正果。而与此同时,杜文娟推出四十万字的长篇《红雪莲》,并荣获陕西省第五届柳青文学奖;诗歌创作方面,继李小洛之后,安康诗歌涌现出了一批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诗人,如姜华、鲁绪刚、白公智、万世长等,他们皆在2020年的中国诗歌版图上,留下了自己炫亮的笔墨。而散文创作的收获,则是2020年的点睛之笔,这一年,黄开林、梁真鹏、吴昌勇、张朝林等创作的散文先后登上《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当然,最值得大书特写的,则是作家刘云、李娟的散文集《草木光景》《你是我的暖》分别进入“长安文心书系”。就陕西而言,这是散文创作队伍一次高水准的规模性亮相,对于发展中的安康文学,其意义则在于,我们的散文在小说、诗歌纷纷取得硕果之后,散文也悄然起跳了,这个起跳所显示的高度,毫无悬念地成为区域内的一道风景,应该说,在当下的陕西文坛,安康散文创作的实力已成为一种事实的存在。
《草木光景》《你是我的暖》写出了一种人生的葱茏与丰茂,写出了一种细腻与暖心的感觉。情感是发自内心的情感,因此,文字所透出的温度带着作者的精神体温和脉搏的跳动。这是文学诠释的神圣和高贵,它向我们开启了一扇美丽的窗户,从这里眺望,我们或许会感受到一种新的悸动……
《草木光景》——田园牧歌式的吟唱
《草木光景》之前,刘云已经先后出版散文集《风吹过秦岭》《一生一个乡村》。三部散文集其实都存在一种内在的组接关系,它们间的气血是联通的,看不出任何阻隔。《草木光景》是续写,但不是重复,山、水、人依然是主题,落在笔端的文字却有了新的阐发、新的感动、新的韵致。刘云是来自乡土又回归乡土的作家,他坚守了一种可贵的“土性”,他懂得这种“土性”的价值蕴发,因此,他的文字绝不是装饰性的文字,他的文字是咕嘟嘟自觉从泉眼里冒出来的,有水的轻灵和纯净。刘云悄然构筑他的乡村世界,他欢快地搬动他的文字,他为他笔下的乡村世界,圈定了一个绵延广阔的板块,从秦岭以南到巴山汉水间,皆留下了他的脚印……
灵性的文字是能呼出的,但不是每个人的文字都是这样。刘云的文字一直是养在心里的,那是一阕一阕极美、极雅,有时又极俗的田园牧歌,刘云懂得搅拌,懂得中和,当然,最关键的一点,是他懂得用什么样的温度去孵化。显然,《草木光景》具有细腻的精致性,但它在气韵上仍然保持了早期的充沛,它的行文的针脚,似乎更加的精细和绵密。我说刘云的文字是呼出来的,这个定位基本上是准确的,《草木光景》让人温暖,而构成温暖的那些篇章,实在是拥有作者的体温,感觉那些文字养在心灵中、血液里似乎很久了,它们急不可耐地蹦跶出来,于是,在一段话中便自呈靓丽、自显娇态。“进山了,看那些梯田,意思就有味了,一层层的梯田驻着水和稻秧,是叠起来的,是一摞一摞的白绸子,是雪白的纸垛子。天上是蓝的,白云深远得古气。或者一早一晚的水汽从田里袅袅升起,像是田里正在煮新米粥。抓一把风闻一闻,真有新米的清香。(《清水悠悠稻花香》)”刘云对自然的体察是深刻的,但又不乏感性,对于乡土的认知,他不是停留在表面,从整部作品看,他的精神世界,完全和笔下的乡土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契合。因此,刘云笔下的乡土较好地避免了题材的限制,他的拓展带有明确的自觉。从第一部散文集《风吹过秦岭》到第三部《草木光景》,我们可以依稀看到,他的稳健和成熟,他在乡土视角的把握上,既和早期创作有着气脉上的贯通,但在维度的表现上则更加阔远。
作为一个与乡土有着深厚的血缘和地缘情怀的作家,刘云不缺素材,他的库存充盈且随时添加,因此,他有甄选的空间,他当然不会寅吃卯粮,而他的这种富有是一般人所不具备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也恰是刘云的乡土抒写能越走越远的原因所在。刘云的笔触是直达乡土内核的,他的感觉来源于对生活的深切体悟,对现实的敏锐认知,他的那些即或是鸡零狗碎的描写,无一不是对乡土生存状貌的还原,对逝去的往事的凭吊,但刘云很少表现出落寞,他笔下的乡土色彩一直是靓丽的、明快的,他擅长丹青涂抹,这是中国传统的技法,刘云对这种技法驾轻就熟,乐此不疲。鹅黄嫩绿,稻香抑或是麦浪,当然银白世界覆盖下的萌动,都可能是他笔下的一行诗性的文字。《草木光景》写出了一个面目苍翠的秦巴汉水,这些看似单篇的文章,它们却是陕南天空下的一步一景,是生气、灵气、朝气的反映,它们被一根隐形的丝线缀连着、缠绕着。刘云将乡土世界的生命景象一一呈现,山川、流水、植物、动物,如数家珍,它们抚育了人类点缀了大地。“陕南草多而杂,羊选着吃。水边上的,吃水芹菜,地米子,野鸡腿儿,野谷子,稗草;坡上的,吃露水草,吃地泡儿,蛤蟆草,牛尾巴。草丰的时节里,羊直选红桑叶吃,选苜蓿吃,这还得是那种开紫花花儿的;那样多的好草,都能打满口,水汁汁的,羊的嘴角起着白沫子、黄沫子、猩红的沫子。(《羊不吃麦》)”羊吃着各样的草,这是生命的内容也是大地的内容,乡土其实就是活在这样的内容里,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和扰攘,它有的只是宁静与安详。这看似原始的景象,但恰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板块……
当代性和在场感,在刘云的乡土散文中随时皆能捕捉到,但刘云没有刻意地去扮演文中的一个角色,那些情境犹如生活中的镜头,它们带有自然的素朴和情感的自觉。当代性和在场感,是刘云的乡土散文与早期的乡土文学一道分水岭。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指的当代性,不是严格的学术界定,而是一个相对具体的时段,即刘云的乡土散文多诞生在二十一世纪的后十年中,属于新世纪文学的范畴,因此,他的乡土散文与贾平凹、刘亮程笔下的乡土,便有了质的区别。但同时又不难看出,他对贾平凹乡土叙事、抒情等手法的借取,对刘亮程自然主义描写的倾慕,在他的一些散文中或多或少地投放了他们的影子,然而,当代性和在场感的确立,又使得他的散文在格局上,已然突破了早期乡土散文的框架,如贾平凹的偏于叙事,刘亮程的自传体式的追述,更为关键的是这些乡土散文皆是早期乡土世界的呈现,这在意蕴的开掘上已经走到了尽头。新世纪以后的乡土散文,我不敢贸然确定刘云是第一个,但我敢说刘云是最成气候、成规模的一个,从《风吹过秦岭》《一生一个乡村》到《草木光景》,他抛出的都是集束式的,且没有任何杂质的乡土散文。他在乡土文学的实践中,摸索前行,他将叙事、抒情巧妙结合,更为难得的是,他用准确的、感性化的语言表达,体现了自己的独特性。“散文不能依靠动人的情节吸引读者,不能依靠虚幻的故事来迷惑读者,必须依靠实实在在的思想创新打动读者。(《新编写作思维教程》 段建军、李伟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刘云以当代视角,直接介入到现实生活中,现场感使他笔下的景象,生动而又立体,同时,他向我们奉献的乡村图景,又是那么真切、那么清晰、那么鲜活地靠近我们。他勾画出了一个躁动、勃发、健壮的扎根于新世纪的血气方刚的田园牧歌式的“新乡土”!
从《风吹过秦岭》《一生一个乡村》到《草木光景》,可以看出刘云的心气很高,他在下意识地打造自己的乡土画廊,他恰到好处地摄取一个个需要的镜头,在所获取的千万张影像中精挑细选。但刘云太注重画面的色彩,他甚至耽于色彩,过多地沉迷于感性的布局,因此,在自然的描写中,他的感发有时像一个醉客,自斟自饮、自得其乐,由此造成在文章意蕴的切入上缺乏清晰、明澈而又深刻的洞见,客观大于主观,感性多于理性,在生命与哲学的追寻与叩问上往往浅尝辄止。
《你是我的暖》——品味生活的雅致
李娟的散文集《你是我的暖》,是从她的前三部散文集《品尝光阴的味道》《光阴素描》《决不辜负春天》中筛选出来的,这是精粹的集合,它代表了李娟散文创作的一个基本水准。李娟多年来一直是《读者》《格言》《文苑》杂志的签约作家,这就意味着她的创作风格之前就已经获得了一线期刊的青睐和认可,她的写作趋向明确,并且拥有相对固定的读者群。这在文学日渐商业化、功利化、纯个人化的当下,李娟显示了自己的孤高和另类,她对文学始终葆有一颗爱心和真心,她拒绝庸俗和浮艳,向往宁静和雅致,她恬然地享受自己的精神生活,因此,在一方属于自己的庭院里,李娟像培育花草树木一样,精心抚育自己的文字。
李娟的文字很纯净,这与她的阅读视域以及她签约的杂志有极大的关系,只要看过《读者》《格言》《文苑》杂志上的文章的读者,定会隐约感觉到,这类杂志对文体风格的看重,它们普遍追求一种雅化的、知性的叙述表达,追求一种缠绵的富有诗韵的故事和情结。这样的熏陶和影响,具有潜移默化作用,它自觉或不自觉地左右了李娟的写作方向。但李娟在她的文章中,却又似在挣脱这样的束缚。细读她的作品,感觉在思维的认知上她已经摆脱“心灵鸡汤”的模式,她在由方向性写作、类型化写作,逐渐向灵性写作过度。李娟的文笔开始有了一种可供咀嚼的哲思,她渐渐触及到了深层的东西,这些东西所寓示的绝不是那种众口一词的启示录,在极其雅化和知性的文本层面,李娟的文字于柔软中蕴藏着内在的韧性。我感觉李娟的文化修持,不只是一种简单的阅读的积累,在读与思的过程中,李娟其实已经从粗浅的感性快感中走出,她在深刻而理性的思考中,获得了触发,于是,她不断地垫高自己,慢慢拓展视角的广度。她的感性是偏于发现的感性,这就与读者的普遍认知保持了一种距离,而恰恰就是这种距离,使李娟的散文产生了一种至纯至美的境界。“有人说。沈先生一生是寂寞的,寂寞成就了沈从文,因为,那一种寂寞,是茫茫天地间无边无际的寂寞。晦暗的岁月,他只有一个人独自咽下,咽下所有的寂寞、孤独、屈辱和苦难,只留下文字的脉脉清香,一江畔满山遍野的七里香。(《春天,去看一个人》)”寂寞是岁月掩映下的璀璨,是浮艳下深藏的澄静。李娟写出了一个寂寞中的沈从文,但这种寂寞只能属于沈从文一人,因为这是美丽的凤凰城独一无二的奇葩。
李娟所摄取的素材多来自于间接经验,行走与阅读,是李娟必修的功课,但行走又常常将一些看似间接的经验,巧妙而水到渠成地融入个人的感悟中,这就使得一些沉寂的、古旧的东西,倏然间摇曳出一种新的曼妙。因此,李娟的行走与阅读,便无意识地体现了一种情与理的联系,一种相互间的贯穿和渗透。于是,她一次次与心仪的大师、巨擘在时光的隧道晤面:到乌镇去感受木心的气息,到上海的里弄去领略张爱玲文字留下的余韵,到凤凰城去品读沈从文的寂寞,到日本京都去体味川端康成素雅、洁净的情怀……或许是因为阅读,让她激发了行走的可能,让行走成为文字的客观映衬,它反射出文字的活力与圆润。这样的晤面在精神的情境中是能走远的,古人、今人,他们衣袂飘飘,笑语盈盈,神态可掬,但李娟绝不是还原人物的镜像,她所要抒写的是超越人物自身的一种东西,这种东西是价值本身无法称量的,这就是李娟的文字中缠绕的温婉、和暖之韵。“我一直认为,文字和人一样,是有呼吸的,他的文字从容清淡,在一呼一吸间,都是随性和洒脱。一个人的写作大多有传承的,一味地学习和模仿,永远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与个性。(《汪曾祺文字的滋味》)”看来李娟不是游弋在文字的表面,她在文化的传承中品尝到了一种别样的滋味。是的,汪曾祺不是沈从文的继续,更不是一种还原,但传承是必然的,只不过这种传承早已是脱胎换骨……
李娟多次在她的文章中流露出对民国体散文的称赏,她毫不掩藏对张爱玲、萧红等的喜爱,这是写作观念上的靠近,李娟或多或少地承袭了民国体某些表达的方式,如婉丽、清秀、雅致,但李娟剔除了灰暗的、落寞的、甚至是颓废的东西,她虽在庭院之内,目光却投向庭院之外,她的散文中的雅化和知性,有着生活本身的温度。“真正的作家,文字仿佛是写给自己的。写作不是谋生,而是谋心。那些沉淀在岁月深处的文字,似乎和尘世隔着深深的沟壑,几十年、几百年过后再读它,如一地月光,清明如水。(《节气里的秋天》)”“谋心”道出了写作的真谛,可以看出李娟在这方面投入的情感。正是坚守了这样一个标尺,李娟的散文才没有在世风中褪色,她保持了一种原初的真性情的抒写,这也是从民国体的散文中汲取的健康给养。
李娟散文的局限性依然是一种视觉的局限,在属于自己的庭院里,李娟拥有充沛的光阴,她潜心地将这些光阴织成一锦一帛,而她甚至满足于这样的织就。在行走与阅读中,李娟有着一条完全通直的线路,从庭院出发最后再回到庭院,她把文字擦拭得很干净,包括阳光的吻印和风的驻脚。于是,一些文章便留下了太重的雕琢化和雷同化的凿痕。李娟倾心于艺术和文化人物的解读,这样的解读当然是文学性的而不是学理性的,但李娟有时并没有回到文本中去,或者这样说,她的主观介入,有时被“自炫”所取代,而文字中的平和也随之失去了天然的淳朴。文化艺术类的解读,除了底气和学养,关键还要有一种“谦下”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