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全军
今年农历正月初十上午时分,我接到快递小哥的电话,说有一份快递需要签收,正巧我又不在家,便随口说:“放到老王补鞋摊子那儿。”回家途经巷道时,老王喊了我一声,笑眯眯地把快递交给我,我道了一声谢,他说:“客气啥子哟。”
老王的补鞋摊子摆在紫阳县城主街道东边朝南的一个宽敞的人行巷道角落,周边聚居着上百户人家,都和他熟套。有时快递到了人不在家,都寄存在他那里。他那个补鞋摊子就成了快递义务寄存点,从来都没出过差错。
老王名叫王大林,今年56岁,原籍四川广安市人,靠补鞋这门老手艺营生,在紫阳已经生活了30余年。“我喜欢紫阳,我早就把紫阳当成家了。”说起紫阳情结,老王喜形于色,俨然已把自己当成土生土长的紫阳人了。
一个四川人背井离乡到他乡谋生,一定有说不明的苦楚和道不完的艰辛。老王家在农村,一家5口人,父亲身体不好,基本丧失劳动能力,一家人的生活重担都落在母亲一人身上,日子过得不像日子。自食其力减轻家庭负担成了老王迫切的愿望。1985年正月初一,老王背着20斤米,怀揣8元钱,决定跟随同村的几位老乡到紫阳县谋生路。走到广安市,滞留了几日,身上的钱已买不起一张火车票了,只好留在原地半月,靠打零工挣了30元钱,才乘火车去紫阳。
“到了紫阳,我就感到亲切,像是到了家一样。先到县城逛了几个来回,又到汉江边玩了一阵子。这个地方青山绿水,人都热情随和,加上方言相通,就像是见了家乡人一样。”老王由衷地说。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些毗邻的四川人通过投亲靠友来到紫阳县闯荡,立足之后又带一部分老乡来到了紫阳。在这些人当中,有点头脑的人靠做生意和小包工起家,经过多年打拼也有不少成功人士。但大多数人由于缺少文化和技能,只能以打零工和补鞋为生。当时紫阳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差,穿旧的衣服和鞋子缝补一下依旧实用,过日子正应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那句俗话,城乡市面随处可见四川人的补鞋摊子,仅县城就有不下50人靠补鞋挣钱。
老王在火车站附近租了一间简易棚子先安顿下来,花25元钱买了一架旧式补鞋机、一块毡布、一个装满修理工具的木箱,这是他谋生的全部家当。为了避免与老乡“抢”活计,他背起补鞋机到县城周边的农村去“转乡”,走到哪里,天黑就在哪里歇。走到哪家,只要是赶上了吃饭的时间点,村民一点也不嫌弃,热情招呼他吃饭,他也免费为村民修理破旧的鞋子做为答谢。“紫阳人热情厚道,在我最苦难的时候给予无私的帮助,让我永生难忘。”说起那段经历,老王眼眶湿漉漉的,在他看来,每月能挣30多元,又有那么多好心人的帮助,漂泊劳顿的心得到了慰藉。
在县城待了两年后,地方混熟了,人也混熟了。老王在桥沟路租了一间简易民房,总算在县城有了个容身的“家”,并在县城中段街道一角摆补鞋摊子,早出晚归,风雨无阻。
因为技术纯熟,收费公道,老王的生意和口碑一直不错,生活稳定了下来。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老家农村争先恐后盖起新房,老王的母亲生性要强,生怕落人后被人小瞧,下定决心要修新房。修房造物是大事,仅靠修鞋挣点钱只能勉强维持家庭基本生活,老王除了摆摊补鞋外,又跟紫阳一个朋友合伙贩卖水果,辛苦打拼了3年,终于在老家修起了砖混楼房,并在老家娶了媳妇,两口子带着母亲到紫阳安家。
随着紫阳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和城市形象建管水平的提升,城市管理机制不断完善,老王的补鞋摊子挪动到紫阳中学对面百梯巷角落,这里人流量大,除了补鞋外,换拉链、修雨伞、卖皮带,能修补的,他都做。“人只要勤劳,总会把日子过好。”老王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一份坚持,一份执着,老王坚守着慢慢消失在岁月中的老营生。当年背井离乡出川到紫阳县谋出路的青年,如今已进入了知天命的年纪,流年时光在补鞋机“嗒嗒”声中划过,印证了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