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昌林
很久都没吃上一碗苞谷糁儿面了。一想起它那酸酸的味道,便满口生津,回味无穷。那是儿时妈妈的味道。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农村,苞谷糁儿面是家家户户用柴火灶煮出来的最可口、最美味、大人孩子都爱吃的美食。
记得土地到户后的那些年,农民种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再加上风调雨顺,粮食普遍丰收。小麦、玉米、豌豆、稻谷……各种各样的农作物装满了农户们的水泥大柜、木桶、坛坛罐罐……农村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
我家也不例外。到处堆满了粮食。一下子面对这么多的粮食,父母好像还很不习惯,反反复复地念叨着他们过去挨饿的日子。我知道,他们是用这种方式表达着内心的喜悦。
那时候的我还是一个少年,正是吃不饱干不乏的年纪。
农忙一结束,就是农人们享受生活的时刻。小麦被我和父亲挑到加工作坊磨成麦面粉,玉米被粉碎成了苞谷糁儿,豌豆或胡豆被磨成面粉……母亲则在家里把小麦面和豌豆或胡豆面粉按一定比例掺和在一起,调制成了两掺面粉。一部分两掺面粉留在家里准备擀成两掺面,一部分被我或者父亲挑到压面机房压成两掺挂面。两掺面虽然黑不溜秋的不好看,但吃起来却有一股豆子的清香,口感极好。
在安康,酸菜是家家户户的必备菜品。每家都有一个或大或小的酸菜缸。安康酸是安康最流行的味道。安康人三天不吃酸,走路都会打窜窜。
母亲早就准备好了酸菜。她在自家的地里拔一些萝卜缨子或者春不老菜叶抱回家,把它们淘洗干净后放到开水里一烫,再捞出来控干水分,等冷却后装进酸菜缸里,淋一点发酵好的浆水做引子,然后盖上盖子发酵。几天后,这一大缸菜就会变酸,酸菜就做成了。
母亲要为我们做苞谷糁儿面了。
她先从面柜里舀多半盆两掺面粉来,放在案板上一边加水一边用筷子拌成面疙瘩,估摸着面疙瘩干湿均匀了,用手把面疙瘩揉成面团,揉好的面团盖上湿抹布放在一边。母亲再从酸菜缸里捞一些酸菜出来,把酸菜捏干后放在菜板上切碎,炒成酸菜浆水。
浆水炒好后,母亲便开始在铁锅里熬一锅稀溜溜的苞谷糁糊糊。熬苞谷糁的同时,母亲又取出面团在案板上,取出擀面杖。只见母亲两腿一前一后蹬住地面,弯着腰伸直胳膊,两只手用力按住擀面杖,在面团上来来回回不停地滚动。不一会儿功夫,面团就变成了又大又圆的一块面片。母亲放下擀面杖,在面片上撒上一层玉米面后再把面片折叠起来,然后取出菜刀嘭嘭几下,面片就被切成了长长的面条。这时候苞谷糁儿糊糊正冒着拳头大小的泡泡,母亲趁它还没有变稠时,放入擀好的两掺面条,等面条煮得透明变软时,舀几勺酸菜浆水倒进锅里,再稍稍一煮,一锅香喷喷的两掺苞谷糁儿面就做成了。
吃苞谷糁儿面适合在秋冬的夜里。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舀一大碗两掺苞谷糁儿面,浇上油泼辣子,掰几瓣大蒜,就着大蒜吸溜吸溜地吃上几口,那酸爽、那过瘾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一碗下肚,浑身上下热热乎乎;两碗下肚,头上身上冒起汗来。棉袄脱掉搭在椅子上,椅子挪到火炉边。吃过苞谷糁儿面,趁着身子还未感觉到凉时就把棉袄捂在身上。一天的劳累便烟消云散了,舒服欢畅到了心里。
那一碗苞谷糁儿面哟,是一个冬天的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