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聆邑
我的家乡在平利县一个落后的村庄,记事起就被一座座的青山紧紧包围,唯有一条山路曲折在山梁上、玉米地里,成了全村人出村入村的唯一通道。
我记得在上世纪90年代,还在上小学,最怕的就是下暴雨。一旦下暴雨,山沟里的水漫过了路,田里的水淹上了田埂,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买一双胶筒鞋要花好几块钱,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走在路上,我们就把鞋子脱下来拎着,把裤筒一直撸到大腿根儿上,光着脚丫子去上学。等到了学校,就在旁边的小河里把腿上、脚上的泥洗干净了再穿上鞋子。那个时候最羡慕的就是镇上的孩子,一条宽阔的水泥路从家门口通向了学校,即便雨下得再大,他们也可以一直穿着鞋子走进教室。
2000年后,父亲从外面打工回来买了一台碾米机和电视,为了把它们搬回家,父亲、母亲和邻居家叔叔不得不从镇上到家,跑了两个来回,翻了三座山,走了足足10公里的路,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有的地方山道过于狭窄,换棒移脚,铆足了巧劲儿,而我就在旁边一直盯着,生怕一不小心就会踩个空。母亲实在走不动了,歇下来拍着大腿说:“哎,这要是哪一年能把水泥路修进村子里,做梦都要把人笑醒了。”
到了后来,村里兴起了“打工潮”,一时间,家家户户都门庭若市,你来我往地盘算着出门儿挣大钱。村里人的性格就是说干就干,说走就走,立秋农忙过后就上了路。一条本来就不宽的山路,随后就变得人迹罕至、荒草萋萋,这样的状况一直延续了很多年。
随着精准扶贫的扎实推进,山路终于迎来了脱胎换骨的新契机,县里提出建设中国最美乡村,完善水电路基础设施,振兴乡村产业的消息在村子里传开了。
县里领导多次考察调研发现,村里的田地硒含量很高,土壤适合种茶叶,结合县里的茶文化、茶历史,研究出以茶为主的农村产业链。很快,土地流转政策也被提上日程,承包土地种茶的承包商也到了村子里,在外打工的人听到消息后都急忙往回赶,家家户户把闲置的土地流转出去,换成一张张红钞票。
推土机、挖掘机开进村子里了,村里人蹲在村口看着庞然大物发出阵阵轰鸣声,洋溢着幸福灿烂的笑容。一条新的3.5米宽的水泥路很快就把世世代代走过的山路埋进了土里,就像给一个时代画下条分割线。
一条路把家家户户联系到了一起;一条路把农村与城市紧密相连;一条路送来了新气象。村里喧闹起来,农村人不用再出门打工了,可以就近养护茶叶赚工资,直接在家门口上班。不仅是茶叶,丰富的山村资源也因交通便利有新的发展方向,有人开始把山地圈起来养鸡,外地的几个投资商联合本地村民办起了养殖场,也有人在村里的安置小区开起了社区小工厂,让村民实现了楼上居住、楼下就业的梦想。随着从城里到乡下避暑的人越来越多,茶园观光旅游也逐渐兴起,家乡迎来了崭新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