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丽娟
“娃娃现在最难,你们要多多支持她。”这是奶奶弥留之际的话。虽然奶奶离开有一年多了,但这句话始终萦绕在我的耳旁。
2019年10月19日,奶奶去世了,当天我未能守在其床前。父亲说奶奶走时很平静,已经92岁高龄的奶奶没有被疾病缠身的痛苦折磨,很安详地闭上眼睛,仿佛睡着了,眼角还挂着一丝微笑。
远在石泉工作的我凌晨5时接到父亲的电话,父亲哽咽着告诉我奶奶去世的消息,直到恍恍惚惚请完假,坐上返程的大巴,望着窗外一去不复返的青山绿树,我还是无法相信这一事实。我不停地问坐在身旁的丈夫,是真的吗?奶奶不是好好的么?她还说要等着抱重孙子。那时我已经怀孕七个月,丈夫怕我情绪过于激动,一直握着我的手安抚我。
童年的记忆,有太多和奶奶一起的画面。在我四岁的时候,因为父母忙于生计,无暇照顾我,我成了留守的孩子,跟着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家的房子虽然是土墙、石板房,但是奶奶爱干净,屋里屋外总是整洁亮堂。夏天,我跟着奶奶在河沟浆洗,追鸭子摸螃蟹;冬天,就和奶奶一起上山捡柴火,熏制腊味备年货。
小时候,我总是体弱多病,三天两头要往诊所跑,一生病就得打针,后来见到医生就躲,连哄带骗就是不愿意打针。奶奶发现我打针处有淤青,为了尽快散瘀,奶奶不厌其烦地每天为我三次热敷。为了鼓励我不害怕打针,奶奶承诺并坚持着每晚给我讲一个故事。奶奶并没读过书,可总是有着说不完的故事,例如狼孩逃荒、板凳三兄弟等。那些光怪陆离的故事,奶奶讲得有声有色。
虽然没有父母在身边,但是有了奶奶无微不至的照顾,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的内心缺失。刚开始的时候,我总是喜欢独处,不愿和其他小伙伴玩耍,奶奶就招呼院子里和我同龄的小伙伴虎子、平儿、璇璇到家里玩,过家家、打沙包,一来二去我和小伙伴们混熟了,人也开朗了很多。晚上,奶奶忙完家务,就教我剪纸、下跳棋,奶孙俩也是其乐融融。
奶奶出生于民国16年,家中的姊妹众多,从小就靠着给人帮工养活自己、补贴家用,直到遇到从关中南下的爷爷。据说那时候爷爷还是十几岁的少年郎,打得一手好算盘,干活也是利索,奶奶的父亲很是欣赏,不仅没有嫌弃他家贫还将奶奶许配给这个外来的后生。虽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爷爷奶奶相敬如宾,很是恩爱。奶奶没有上过学,读书认字也是跟着爷爷学的,奶奶很好学,学会了打算盘、识字,也做得一手好茶饭。
奶奶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一向省吃俭用,但对我总是很慷慨,隔三差五地给我改善伙食。奶奶说,做人做饭都是一样,都是需要用心付出,勤能补拙嘛。奶奶做的豆酱也是一绝,冬天做冬酱、夏天晒稀酱,同样的原料、同样的做法,口感却是大相径庭。
后来,参加工作了,我离家远了,回家的次数就少了。每次回家我也会看望奶奶,但多数是礼节性的,少有和奶奶在一起生活。但凡我回家奶奶总是目送好远,把我的行李包塞得满满当当,似乎要为我装下整个世界。
我以为人与人的感情,会因为距离和时间而变淡,但事实证明,那些牵挂始终都在。婚后,我的第一个孩子意外流产,我每天沉浸在失去孩子的痛苦之中,自暴自弃,以泪洗面。奶奶很是担心,电话里让我回去住一段时间。那段时间,我总是拒绝和别人的交流,也不愿走出房门。有一天,奶奶看我躺在床上默不作声,便轻轻地侧睡在我跟前,半晌我们一句话都没说。几天下来,我渐渐放下那份戒备,奶奶的话不多,可每一句都是那么有力量。如今,再回首这段往事虽然也会感到阵阵酸楚,但当我后来正视这场灾难时,我已经走出那一段阴霾。
2019年,历经一场手术和三年的身体调理,我有幸再次成为母亲,奶奶别提有多高兴,在电话里激动地问长问短。知道我往返交通不便,中秋节奶奶执意要来看我,当时奶奶已经步履艰难,基本上是靠坐轮椅代步,一路奔波辛苦,奶奶还是强撑着笑容。10月1日,奶奶在家中跌倒,被家人紧急送往县医院,后又辗转安康市中心医院,经过手术治疗奶奶恢复良好。父亲一直在电话里给我报平安,可我还是放心不下,于是请了假,看到奶奶没事才放心离开。然而,正当我满怀期待盼着奶奶回家时,因手术并发症,奶奶病情急速恶化。
后来,就是接到电话的那一幕。因为当时我有孕在身,父亲怕我过于激动,一直都没敢说。最后,我还是坚持去参加奶奶的葬礼。父亲回忆,那时候虽然奶奶已经几日滴水未进,但人还十分清醒,她似乎已经感知到死神将至,她叮嘱父亲,她放心不下我。我努力抑制内心翻江倒海的情绪,倒吸一口气,但眼泪还是夺眶而出。
逝者已去,生者已矣。唯有过好往后余生,才不算辜负奶奶。奶奶,我想对您说一声:谢谢您,如果有来生,愿我还能成为您的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