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兵
秦巴大地上,勤劳勇敢的安康人民很早便开始传播革命火种。1928年,恒口青年邱振德组织农民暴动,打富济贫,威震一时;1932年12月,贺龙将军领导的红三军过境安康,镇反除霸,给渴望解放的劳苦大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1934年2月,中共安康军特支领导安绥军进步士兵举行武装起义,谱写了一曲悲壮的战歌;1935年7月,红二十五军主力北上离开陕南。为继续坚持斗争,中共鄂陕、豫陕两特委在红二十五军留下部队的基础上,会合各自领导的游击队,于1935年10月16日在商南县碾子坪成立红七十四师。10月下旬,红七十四师经柞水以北西进宁陕县江口,又经木王坪南下,到汉水北岸了解情况。红七十四师红军排长黄铭璋曾带3名战士,从木王地区出发,装扮成盐商到安康县恒口镇侦察敌情,趁夜击毙1名国民党军官,抓了3个俘虏,4天后赶到宁陕江口。1936年中共西北特支领导的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在安康建立发展,进一步把党的主张传入寻常百姓家……
陕南重镇恒口,曾是安康地下党组织重要成员的出生地、活动地,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地下活动的主阵地,是联络群众开展武装斗争的主战场,在白色恐怖统治下,大批恒口青年不畏强权、追求真理、艰苦奋斗,勇于献身,为党的革命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1938年3月,中共陕西省委派王力来安康,做陕西警一旅三团党的工作,同时在兴师(安师)学生中开展工作,首批发展刘文彬、李开藩入党,成立了安康地区第一个党支部,同年12月,中共安康地委成立。次年1月,地委书记刘文彬在安康小北门外火神庙(时为中河街短期小学),主持成立安康县委,指定杨静江任县委书记。恒口、五里位于安康县城以西,时称西区,是安康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安康县委成立后即把工作重心放在西区。1939年夏,时任县委组织部部长邹玉鼎(时在恒口女子小学任教)基于恒口在辖区各校发展党员达到70多名的基础上,提议成立西区区委,同年9月邹玉鼎主持成立了西区区委,并兼任区委书记,下辖恒口高小、恒口女子小学、关帝庙小学、恒口在乡军人、恒口教员五个支部。
在王力的指导下,根据当时的形势和省委大量发展党员的工作方针,兴师学生党员郑宗谋、李建棠回到恒口后,利用社会关系首先在恒口镇开展组织发展工作,在王力、刘华亲临指导下,随着党员数量增多,党的工作重点逐渐转向农村,为党在农村开展地下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到1941年,恒口发展党员60余名。
通过会议组织党员上党课、解析国共关系等时事政治,中共西区区委积极宣传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坚定党员斗争决心。同时通过会议传达省委决议,安排已暴露身份的地下党核心成员撤回省委,同时安排接任人员主持工作,及时转移已暴露身份的党员,保存革命力量。
在安康没有党组织之前,学校始终强调学生先念好书再救国。为解放青年思想,加强对党员的教育,西区区委办起了流动图书馆,藏书160余册,书籍《党员须知》《怎样发展党员》等皆更换封面作伪装,在积极青年中传播。此外,西区还通过地下演话剧、唱革命歌曲等方式进行广泛的抗日宣传活动,揭露当局黑暗,宣传抗战思想,唤醒民众同反动派作斗争。
1940年5月,邹玉鼎利用其堂弟邹玉杰担任恒口邮电代办所负责人的有利条件,于1940年5月,截取了安康三青团给恒口三青团中队长郑宗强的《关于加强对恒口地下党主要成员严加监视》的密件后,当即通知大家提高警惕,谨慎行事,同时将密件销毁。
白色恐怖时期,安康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后,根据县委工作安排,恒口逐渐成为安康地下党组织开展活动的主阵地。
1938年5月,王力、刘文彬介绍恒口人郑宗谋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郑宗谋从兴师毕业回恒后,根据党组织指示,在教员和进步青年中发展了贺立鉴、王学琛、李洪保、李建棠等人入党。9月,郑宗谋被聘往河南乡八腊庙小学任教,随后组建了八腊庙小学党小组,这是安康地区第一个基层党小组,郑宗谋任组长。1939年春,八腊庙小学党小组转为恒口党支部,郑宗谋继任书记,这是安康县境最早的农村党组织。恒口党支部建立之后,相应建立了恒口高小、恒口女小、恒口教员、恒口关帝庙小学、恒口农村军人等支部,党组织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1940年10月,中共恒口在乡军人支部(又称新建乡党支部)成立,有党员10余名并拥有少量枪支弹药。该支部受安康县委和西区区委双重领导,是当时安康地下党掌握的唯一一支武装力量。1940年后,支部划分两个小组,即新建武装小组和恒口武装小组,分别由鲁宗圣和李洪保负责。
同年4月,恒口进步青年何宗珩带领6兄弟在王彪店洋溢河,劫持了恒口警备班押送的壮丁何万龙等11人。7月,王崇法根据省委对安康武装斗争的原则和安康具体情况,草拟了《恒口暴动计划》,准备报省委批准实施。该计划规定“组织与领导统一由李洪保同志具体负责,成立3个队,恒口镇由何万龙负责,新建乡、五里铺各一队,每队均派党员参加。具体分工为五里铺队收缴三渡(五里)、秦长两个乡公所的枪,新建队收缴本乡公所的枪,何万龙收缴恒口镇的枪。另外,恒口、新建两队抽出一部分力量,收缴铁岭乡公所的枪,上述任务要求在同一天晚上完成。战略区域以凤凰山为根据地,安康南北两山为主要活动地区,并经常与省委取得联系。”
同年8月,江中连从山西某游击队回乡,被吸收为军支党员。不久,王崇法以去城固县报考大学为名,离开恒口,前往省委汇报请示《恒口暴动计划》,后因故滞留城固,未能到达省委。同年10月,在没有得到省委指示的情况下,恒口暴动发生。10月29日晚,何万龙、江中连(二人均不是党员)等带领10余名青年,将警备班班长李忠乾从家中骗出,挟持其到恒口警备班叫开大门,继而冲入警备班内,缴获伪警人员20条枪和部分弹药。
恒口抢枪事件发生后,伪安康县长赵文质亲率数百名保安队人员赶到恒口镇压。10月31日,游击队在新民乡鱼姐儿河遭县便衣队和恒口警备班包围,至11月14日,何万龙、何宗珩、张碧佩、吕国藻、唐云贵、张家贵、汪学琛等先后遭杀害。
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全国各地白色恐怖严重。根据局势的日益恶化,为转移敌人视线,保存革命实力,隐蔽精干,伺机开展工作,安康县委指示西区区委整顿组织,撤销恒口教员党支部,解散恒小、恒女小、恒关(地庙)小党支部,成立河东、蓼叶沟、梅子铺支部和殿坡党小组。
皖南事变发生后,安康反动当局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逮捕。1943年,西区人史洪基从延安逃出投敌叛变,为伪政府提供安康地下党员黑名单,一批党员骨干遭到逮捕,史洪基还带领便衣队陈占彪等,在西区逮捕地下党,在残酷的刑讯中,有18人自首,党的组织遭到极大破坏,至此,西区党的组织基本解散。
章健,第一个在外革命的中共党员,被邓小平称为红七军“重要的干部之一”,原名章振伦,又名章严,原安康县大同乡人。1925年5月30日发生在上海的“五卅惨案”,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无比义愤。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五卅运动的过程中也得到很大的发展。五卅运动前后,兴安各县一批旅外先进知识分子中有10余人相继加入中国共产党,其中有安康的章健、黄平等人。据1945年11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原总政治部编纂的《军队烈士英名录》记载:章健,七军五十五团团长,陕西人,日本士官生,1925年入党,1929年入伍,1931年1月于广东乳源之梅花阵亡。
恒口的地下党活动是在安康地下党组织领导下进行的重要革命活动,在安康红色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红色印记。恒口地下党组织在近四年的活动中,积极传播马列主义,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发动群众揭露和打击反动派的罪恶行径,大大激发了人民群众的斗争意志,也锻炼和培养了一批党的干部,为整个安康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