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鹏
我的性子急,每次上玉河都犹如揣着一张到点的票,一路都很仓促。玉河的水库梁是月河北岸的二级阶地上的最高处,也是最容易遇见行人的地方。因为工作,今年在这条熟悉的路上经过得最多,茂密的灌木和乔木掩盖着一些撂荒地,4月充满生机与安宁,9月活泼而落寞。
路旁一株阔叶栗高于身旁的杂灌,显得突兀孤独,此时就像失去玩伴的大男孩。也许曾经它眷恋4月的无忧无虑,逃避了9月的雨露风霜,以至于一同生长的阔叶栗有的已经在多年前的4月迁移他处,有的在多年前的9月放弃了挣扎,年轮又在别处重生。这随时间而来的孤独,是主动选择也好还是无法摆脱也罢,至少顶着天立着地,就算没有赞美,只要季节到了依然草长莺飞。树冠投下散碎的时光,看上去总像几两碎银子,一切都好,一切也都恰逢其时。
脚下玉河沟的水多年汩汩流淌着,但今年水最大,然而沟里的炊烟却稀疏寥落。无从断定何时开启了乡村不可逆的寂静?是谁第一个坚定了走出木鱼山的决心?玉河2组到3组的猕猴桃园,从去年起就开始了对乡愁的挽留,今年搭建的行架横平竖直,镀锌的钢绞线牢牢地扎根地下半米,等待后年花开满园、果香玉河,而后振兴乡村留住炊烟袅袅,4月花开,9月采摘。
村干部是玉河最常住的居民,水库梁以下的话题搭乘着村村通客车进来,水库梁以上的秘闻也搭乘着村村通客车出去。山里山外村干部沟通着你来我往,矛盾总是纠缠着厘不清的过往,一边要留住淳朴的目光,一边要呵护振兴的曙光。
村部对门桥头住着柯姓老妇,只要干部从她视野路过,她都会放高嗓门喊“到屋坐”。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到屋坐”成了她与村干部打招呼的固定模式,寒来暑往都不曾变过。今天她没招呼谁“屋里坐”,到了吃饭的点她就会到村部来详询,干部若忙没有给她说清楚,她就会坐到你给她讲明白为止。
从7月开始,雨断断续续下了2个多月,转移人员、统计灾情、监测研判、疫苗接种……所有工作都被干部使劲地“搓揉”到一起。干部到村步调都很一致,下到组上干部就散了,饭点总是有人掉队,时间长了炊事员意见大,找了村党支部书记几次。书记有办法应对,最终都是炊事员笑骂几句,明日依旧抱怨不能一趟收拾完了,早些回家照顾她那群鸡崽子。
4组姓谢的单身汉子养了4条狗,干部从抽穗起就上门动员他打疫苗,但他的道理比玉河沟都深,理由比玉河水库的螺蛳都多,主要围绕着他不出门、身体又不好、庄稼又多、牲口要照顾来推脱。直到9月水稻散籽了,他去买脱粒机用的汽油,被村干部带到双乳集镇吃了碗酸汤饺子,然后接种了疫苗。第二天收割稻谷,下午的大雨如期而至,还是请他吃酸汤饺子的干部用车帮他把水稻拉回了家,晚上干部安顿好转移的群众后,他摸黑给提来了一篮子煮好的糯玉米。
9月下了3场大雨,发生了几件大事,二队李老汉房子塌了,一队猕猴桃园淹水。李老汉房子塌的时候镇村干部在现场,苦口婆心的劝终是抵不过倒下的树砸到瓦砾来得干脆,十几名干部群众从头到脚淋了个透彻,才换来人财两安,第三天李老汉买了新房,从此又少了一缕炊烟。一队猕猴桃园6天后被淹,李老汉义务参与了园区排水,他说集体帮过他,他也应该帮集体,悄悄地跟村干部说等房子装修好了要请干部去耍,猕猴桃园有活了还是要喊他也来干……
玉河村到双乳集镇9公里,开始走双安路的时候我喜欢独行,沿路的林木陡崖厚重苍翠,玉河沟的水绵长清冽,紧锁的老房子安宁隐秘,玉河的人倔强朴实,越犟的人越朴实。共同在这沟里来来往往的干部话不多,脚力都很好,后来同行的人越来越多,不论进出,朝阳向北日暮向南。在这林间山谷穿梭久了,盼望总有一天向北迎着朝阳在水库梁就能看见炊烟袅袅,向南披着日暮留下灯火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