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先余
6月5日的夜晚,一场“国风·汉江辞汇”主题活动在安康龙舟文化园盛装出场,如梦如幻的现代光影的映衬,陕西新闻媒体翘楚们词雅意远、情真心切的殷殷祝福,让安康的山城、江城、诗城、宜居之城、幸福之城相互对话、相互碰撞,溢放出无尽的风华,展现出迷人的风采!这一场主题活动象一位九天飞来的雍容华贵的仙女,象摇曳着七彩羽翼的凤凰,带着安康的山光水色飞向远方,走进人们的心灵世界。
首先,主题活动的选题好、导向好。围绕汉水安康,选择了《诗经》《楚辞》中的名篇《关雎》《南有嘉鱼》《桃夭》《橘颂》《山鬼》和古诗词名篇《春夜喜雨》《将进酒》《耕读》等十一首诗词,内涵和形式互为彰显,互为补充,一气呵成,词舞相长,把活动的主题凸显出来了。整台晚会倡导人们向中国传统学习,向历史精华吸取营养,向忧国忧民的先贤顶礼,向躬耕土地推动农耕文明兴盛的先民致敬,向乐山亲水释情放怀的志士达人赞许。纵观整场活动,它的选题集中,不泛扩,抓眼球,定向发力,定向释的,对其它文化活动有借鉴性。深刻体会整场活动,它润物细无声地向人们传递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爱社会、爱生活的精神,引领人们建设繁荣安康、人文安康、美丽安康、宜居安康、幸福安康。
其次,主题活动的联想空间大。一开场的情景诗画《汉水游女》把人带入“汉山汉水汉文化,汉人汉字汉二黄”对联的吟诵之中。的确,一条汉江有说不完的话题,联想有如下几点:
一是汉水安康的人群创造了汉水人的辉煌。远古时期,安康强悍人群——汉水巴人,在汉水上游生活约1300年,跨越夏、商、西周后,人群得到扩张,形成了“勇武、尚义、刚烈、开放”的人文精神,传承不息。二是安康汉水的文化久远、根深叶茂。三是汉水上历史遗存向人们展示安康汉水的丰厚多姿。四是安康汉水文化丰富多彩。说起汉水文化中的汉江航运、汉水龙舟竞渡、彩莲船、汉江号子、鹭鸶叨蚌壳、汉调二黄等,都是汉水生活的真实写照,火龙、火狮、翻天印和镇江寺、泗王庙、龙舟祭祀等是祈求江河安宁、风调雨顺的祝福文化,安康人爱吃爱穿怕龙王爷把财产打走的习俗都与汉水有关。
再次,主题活动中有情感的朗诵拓展人们的思绪。老艺术家雷永平从心底里发出的声情并茂,诗与思飞的《将进酒》朗诵,把人带入安康先民结草衔环、拓山耕种、逆水行舟、战胜山高水险等恶劣条件的历史,让人体会出先民们风雨同舟共克地震水灾、干旱瘟疫的不屈精神!一曲古诗词名篇《春夜喜雨》的朗诵,让人感悟到安康生态环境的优美,风调雨顺养育人民和万物复苏带来的青山绿水、白云蓝天、鸟语花香、动物嬉戏的人间天堂。一曲古诗词《耕读》配景配舞的情景表演,让人回到“耕读传家”“耕读传家躬行久、诗书继世雅韵长”的古训古联的教导中来。应该说,我们虽然进入工业化时代,但耕种土地,发展农业,发展农村,把中国人的饭碗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当然,每台晚会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如个别朗诵者对诗词的诗意和意境把握还不十分精准,朗诵时情绪和音律的调动还可加强,可能是编排时间紧造成的,这些瑕不掩瑜之处,下次还可以做得更好。
汉水文化是安康的主体文化,我们需要用坚持不懈的精神和理念致力发掘、打造,用为安康负责、为安康后代负责的态度矢志不渝的奋斗。汉水文化的“品牌名称”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资源禀赋。汉中打三国文化牌,十堰打武当文化牌,襄樊以下流域打楚文化牌,“汉水文化”的牌子恰恰留给我们,我们要倍加珍惜和感谢汉水流域的其它兄弟城市。作为主流媒体的党报——《安康日报》来牵头弘扬和喊响“汉水文化”,是安康人民的幸事!
“国风·汉江辞汇”主题活动,安康诗与远方的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