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鹏,祖籍河南信阳,1944生于紫阳县城, 1964年毕业于安康师范学校,1985年结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影视剧创作函授班。历任安康地区文研室党支部书记、主任,安康地区文联副主席。他是国家二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省作协会员,退休后还被安康学院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聘为研究员,曾荣获全省文化系统先进个人和省文联系统先进个人、省文联第三届德艺双馨会员,2012年获得安康市人民政府“地方文化贡献奖”,2014年还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授予全国“书香之家”。
刘继鹏先生在安康文化界有着良好的口碑和人脉,著名戏剧评论家田涧菁先生评价:“和继鹏这样的人同路,哪怕是月黑杀人夜,你也是可以放胆迈步的。”这么高的评价,在许多与继鹏先生熟识的朋友看来,似乎一点也不过分;文化界的朋友们谈起他,也总是真切地传递着一种溢于言表的尊敬和喜爱。
2012年,市直机关组织学唱汉调二黄歌咏比赛,十五支合唱队中,选择先生作词的《汉江上传唱着汉调二黄》和《安康神韵》作为参赛曲目的比例最多,《汉江上传唱着汉调二黄》是1995年为电视专题片《汉调之光》所作的主题曲,一首歌在17年后还能广为传唱,足见其艺术生命力之旺盛。
1994年,继鹏先生的歌词作品集《春鸟声声》结集出版,著名词作家党永庵先生在序言中有“质朴明快、寓巧于拙、清新流畅、山情水韵,诗趣盎然”的评价,赞其“可读可诵,入乐可唱”。在他创作的数百首歌词中,既有对巴山汉水秀丽风光的生动描绘,又有对各条战线山乡儿女的热情赞颂,使继鹏先生的歌词洋溢着浓郁的陕南山乡的泥土气息。
在歌词中,他把笔墨凝聚在现代生活与千古江山的结合点上,山是巴山,江是汉江,人是周围身边的男男女女;我们所生存的这块故土,有汉江“故乡的动脉流淌”,有巴山“故乡坚强的脊梁”。在时代与历史的契合点上,美得到了升华,人得到了升华,生活得到了升华,词作家的情怀一旦贴在时代和人民这两根弦上,立即就会迸发出最美妙的歌声。
就文艺创作而言,戏剧创作无疑在刘继鹏的艺术生涯中占据了最重的分量。1979年,他和顾群共同创作了大型戏曲《红珍珠》。由安康汉剧团排演参加全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献礼演出时,在西安引起轰动,受到广泛好评,获得创作乙等奖。剧本收入《剧目选编》出版。此后,他相继创作了大型戏曲《视察委员》《桃花庄》《生命之花》《板桥轶事》等。《视察委员》1980年获安康地区剧本创作三等奖;《生命之花》(与陈希元合作)1984年由安康秦剧团排演参加了陕西新剧目展览演出;《板桥轶事》1986年由安康汉剧团排演后,参加了陕西省首届艺术节,获得铜牌奖。后由陕西电视台录制播放,剧本收入陕西《优秀剧目选》出版。
1987年后,他担任了地区文艺创作研究室的负责工作,在负责单位行政管理及全区文艺创作组织辅导工作的同时,依然勤奋地进行着戏剧创作,先后创作话剧《生肖坪》《大山的儿子》和紫阳民歌剧《茶山情》三部大戏。其中话剧《生肖坪》1995年获省文化厅剧本评奖三等奖;紫阳民歌剧《茶山情》2003年获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戏剧文学剧本奖,并收入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编选的《新世纪陕西优秀剧本选》,由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2014年参加第七届陕西省艺术节荣获编剧奖。同一时期,小品《夜闯宫宅》1996年获陕西省第八届戏剧小品电视大赛优秀奖;小剧本《山村小店》1997年1月在《中国校园文学》杂志发表,收入“中国校园文学十年精粹丛书”《校园舞台》 由知识出版社出版(2000年1月);小戏曲《界牌考官》2000年获陕西省第一届小戏小品评奖二等奖;小品《林区小站》2002年获陕西省第二届小戏小品评奖三等奖。
提起继鹏先生,很多人都会谈及他的德艺双馨,其实,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所赢得的尊崇自有其道理所在。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他先后担任文研室、文联、剧协、诗词学会等领导工作,为安康的文艺事业尤其是戏剧创作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从1991年安康诗词学会成立至今,他一直与同仁们苦心经营,发展壮大。30年间,三十多本诗词作品集出版、《安康诗词》创刊、《安康诗词集成》出版,这些成果,见证了安康诗词学会的成长,记录了安康诗词的发展,也凝聚着他多年的心血。2018年5月,他被评为陕西诗词“学会工作先进个人”;市诗词学会被评为陕西诗词“学会工作先进集体”。
老骥伏枥,坚守文化初心。退休以后,他在创作之余,把精力投向了安康地方文化研究。2008年起,他被市方志办公室和安康学院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聘为研究员,担任《安康文化》副主编和《安康年度文存》的责任编辑。在7年的编刊过程中,以其多年来对文化的认知与感悟,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高质量稿源,认真细致地编稿审校,为安康文化贡献出了新的力量。
2016年,他几乎以一人之力完成了《汉调春秋——纪念安康汉剧团成立66周年》一书的撰稿,为他所钟爱的剧种、他所热爱的剧团留下了一份沉甸甸的历史记忆。
今天,年近八旬的继鹏先生依然在为安康的戏剧创作、诗词创作、汉调二黄、地方文化研究而奔忙。他之所以赢得大家的尊重和爱戴,不仅在于其创作的成就,更在于其平淡从容的文化精神。不追名逐利,不急功近利,他只是坚守住自己心中的文化园地,宁静致远,默默耕耘,泽被后人。
(记者 梁真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