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文旅 > 文化安康
陕西国画院紫阳写生记
2022-09-23  来源:本站原创

□ 谭宗林7eJ安康新闻网

我在襄渝铁路线上工作和生活了三十多年,熟悉这条线上的每座桥梁和隧道,也熟悉每根枕木和道石。我去过铁路沿线许多城镇和乡村,也熟悉这里的许多农舍和树木,而对紫阳我更是情有独钟。它地处巴山腹地,汉江和任河在这里交汇。这里山高水长、南北兼容、山有风骨、水姿妖娆、民风淳朴、茶香甘甜。就连地名都让人神往:高桥、矮滩、麻柳、瓦庙、焕古、红椿、芭蕉口、瓦房店……这里是艺术家的天堂、画家的福地,更是作家的魂泊之处。7eJ安康新闻网

7eJ安康新闻网

我从前辈口中知道了长安画派石鲁、赵望云先生六十年前的桑山行。我陪崔振宽老师徘徊在紫阳老街的教场口,感叹美的发现,先生用画笔使石板房和吊脚楼成为了永恒。我和赵振川、候声凯先生在两河口泛舟,《紫阳山城》成为名作。金奖画家邢庆仁、赵益超、张名堂多次来紫阳采风,他们的作品让人们看到了紫阳山水的温馨和绚烂。我和贾平凹老师在任河口品茶,“无忧何必去饮酒,清静常品紫阳茶”的名句,使更多人知道了紫阳毛尖的神奇。我陪作家高建群先生夜宿茶山,他写下了《今夜汉江从我枕边流过》的名篇,“三千里汉江,三千里流动的画廊”常出现在中学生的考试卷上。萦绕在山间的紫阳民歌,让作曲家赵季平先生动情地说:这是他听过的最好听的声音!7eJ安康新闻网

今年夏天我有幸参加了省文化厅三区艺术人才培训,我随陕西国画院的耿齐、乔建业、白霜亮等老师,又一次踏进了紫阳。刚到毛坝一下汽车,热浪扑面袭来。举目望去,岚山如黛、满目翠绿、热风在两腿间缠绕,好热的紫阳,好蓝的天!陕西国画院的领导和老师,克服疫情和暑热带来的困难,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引领作用,重视基层美术创作和人才队伍的培养,用画笔描绘青山绿水。为此,他们做了充分准备和精心策划,选择在紫阳毛坝办班,坚持晚上授课,白天观摩写生。老乡的楼顶上、屋檐下是我们的教室,茶山上、铁道旁是大家的课堂,小溪旁、树荫下到处是写生的老师和学员。7eJ安康新闻网

苗壮老师教大家用美学角度打破中国画的边界,拓宽大家视野;乔建业老师教大家如何观察生活、如何选景、怎么写生、怎么创作,他说中国画讲究技法,用笔浓淡容易干湿难;霜亮老师说:“艺术作品能感动自己,不一定能感动别人,艺术家重要的是想方设法感动别人。”老师们要求大家要用心学画,用心揣摩,学会自己找规律,尽量不重复自己,也不要重复别人,要敢和高手过招,和大师对话,培养自己的艺术情操,提升艺术素养。老师告诉我们苦学是基础,但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要学会找差异、找变化、找格调、找属于自己的路径。要从生活中汲取营养,明白艺术感觉非常重要。艺术带有地域性,但不属于地域,它属于能找出差异的艺术人。老师鼓励大家珍惜机会,珍惜时间。过去了的时光留不下任何东西,而用一小时画一张画,不论好坏,只要是画的自己,成就就在你的画案上,在劳动中。7eJ安康新闻网

这次写生对我产生了深刻影响。刚开始动笔,我手忙脚乱、满头大汗、不知从何下手。耿齐老师带着我画,教我观察、选景,学习用艺术眼光寻找和发现大自然的美,并用笔墨转换和表现出来。他对艺术有虔诚之心,目光专注,艺术天分极高,成就很大。他认真对待每次出行、每一次写生、每一个学员,以自己独特的方法教我将眼前的景物变成纸上的风景,他不厌其烦地教我从感性认知尝试往理性上升华。他说:“形式永远大于笔墨。”这使我的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感受到了从未体验过的艺术气息。我深切感到艺术需要生活,也需要互相探讨、交流、学习、融合,需要一个你追我赶的氛围。7eJ安康新闻网

转眼间十天的学习就结束了,每个人都如饥似渴,收获满满,我也画了几十张写生。离开紫阳的时候大家意犹未尽,都深情依依。留恋着紫阳的山水,更留恋着艺术生活。7eJ安康新闻网

汽车从毛坝开动的时候,我收到了朋友俊峰的短信。他参加工作就在襄渝线上开火车,他说从微信上看到了我们在紫阳写生。白海红老师笔下的大茅山隧道,他不知道穿越了几千次。这个熟悉的地方让画家艺术再现,勾起了他许多回忆,让人百感交集!他深情地说,小孩出生的那天晚上,他和张延红正好在毛坝关车站夜查。延红是铁路上的画家,这次也参加了学习。我们一起给俊峰送上了深情的祝福。车开了,我们给学堂沟铁路大桥行了注目礼。 7eJ安康新闻网

(责编: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