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松成
任何一个作家在前期创作的时候,都必须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似隐似显,但不可省略,即素材的准备、题材的筛选、主题的提炼,三个环节缺一不可。素材是题材的基础,题材是孕育主题的条件。素材、题材、主题三者间的关系,好比刚从园子里摘得的时鲜的瓜果蔬菜,如茄子、西红柿、黄瓜、四季豆等,然而炒什么菜,则取决于个人嗜好和技艺特长,也许红焖茄子、也许凉拌黄瓜,你可以任意选择不同的烹饪方式,但绝不会笼统的一锅烩。端上桌了即是营养丰盛的佳肴,人们在品尝与咀嚼中,自然领略到了这份来自味蕾的享受。是不是可以这样说:素材是原始食材的供给,题材是对原始食材筛选后的精加工,主题则是对精加工的成品食材给出的一种结论,即味蕾的感觉。酸辣麻甜,南北菜系各呈其妙,而作为中间环节的“题材”,它对素材的取舍,意味着一种方向和定位,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点。
没有生活的积累,素材的储备不充分,作者的创作就会陷入一种盲目的状态:题材甄选的范围狭窄,视野就会被制约。这种情况下,很多作者虽有创作动机,但却缺乏主观上的确定性,由此导致无定向写作:逮着什么就写什么,表面看一些人成了多面手,但这种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式的写作态度,最终抵达不了湖心和海底。积累素材、发现素材,一定是自己所熟知的、感动自己的物事和人事。不是所有的素材都能为我所用,但海量的存储,则是必需的,写什么题材的作品,是大题材或是小题材,是历史的或是现实的?这要靠我们对生活的认知和判断,靠我们对生活的识别和辨析的眼光。其实,很多时候,素材的收集和准备与题材的确定,几乎是同步进行的,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不胜枚举。
题材不等于素材。素材是原始的,题材是经过加工的,写什么样的题材的作品,思维大多在创作前就基本形成了,方向确立后才有构架的产生。大题材决定大构架,而大构架考验的则是作家匠心独运的功底。题材不怕小,小题材也可以大制作。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茹志鹃的短篇小说《百合花》是小题材大制作的精品。作家以解放战争即将全面胜利为大背景,而故事的展开则落在某地前线包扎所这样一个狭小的环境,围绕这个环境的三个人物——小通讯员、新媳妇以及讲述人“我”,他们在情节穿插、交织中,由猜疑、误会,到冰释前嫌,深刻揭示了战争年代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谊,赞美了通讯员平凡而崇高的精神品格,但小说最终所表现的则是军队与人民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这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法宝。小题材大制作在艺术表现上讲求精准,很多流传下来的不朽的经典,细究之,大多是小题材大制作的典范,如鲁迅的小说《孔乙己》、沈从文的《边城》、汪曾祺的《受戒》、刘绍棠的《娥眉》、契诃夫的《套中人》、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等等,题材的大与小不在于题材本身,什么布料裁什么衣,尺寸、式样,皆由匠人决定。有人把大题材写小,有人把小题材写大,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没有匠心的作家,恐怕永远只是二流三流的水平。
这里有必要强调一下,小题材大制作中的这个“大”字,不是主题上的夸大、变形、引申,它是相对于“小”而言的,就是于小题材中善于抓细节、抓典型,发现异质的东西,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从普遍性认识,他就是一个生活穷困潦倒,受人冷遇的知识分子,这是当时大多数知识分子的共有的特征,但是孔乙己又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特个性的人,他的迂腐、麻木、假斯文、自尊等,则又深刻折射出那个时代的没落与腐朽,而孔乙己就是这个不幸时代的一个缩影。小题材大制作,首先要尊重艺术规律,立足于小,在小上动心机,把小写精致、写灵动,写得摇曳生姿、余味无穷,这时的小其实恰恰就是作品风格的体现,它透出作者自身的个性,弥漫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其实,占据世界文学艺术长廊的那些不朽的人物形象,不仅只有诞生于长篇巨制中的葛朗台、冉·阿让、简·爱、安娜·卡列尼娜、于连、保尔·柯察金,还有从短小篇幅中走出的羊脂球、吉姆、德拉夫妇、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别里科夫、阿Q、翠翠等,作为这个长廊里的经典人物,他们的文学分量皆是等同的。
小题材大制作,关键是要立于小而作于大,大不是体形,也不是构架,它具体表现在切入点上,找准了就会事半功倍,如有的题材适宜建造摩天大楼,有的题材只适合建一座小桥,这没什么,倘若我们选址恰当,比如把它建在风景秀美之地,桥下有清流,两岸有嘉树。那么,桥就不只是桥了,它融于风景中,与自然构成了一体,从此天地间便多了一道景观……“作于大”关键点不在“大”,而在它是否具备典型性,是否凝聚了作者的艺术匠心!小与大一旦实现了平衡,艺术的旨趣就会自然散发出来,即使在有限的构架内,文字的张力也将突破边界,像音符一样悄然翻飞于无限的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