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静
沈尹默先生是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思想启蒙的倡导者、文学革命的践行者、书法艺术的集大成者。
他任教北京大学十几年间,参与了北大改革,他在给蔡元培校长提出的三个建议中,影响最大的是建立评议会制度,在北京大学形成教授治校的规制。他协助蔡元培整顿校风,建立规章制度等,为北大形成积极向上的风气,起到积极作用。
1917年12月,沈尹默与蔡元培、李石曾等人创办孔德学校,注重培养学生人格养成,以育人为主,为了做好启蒙教育,作为学校的常务董事,沈尹默积极支持同为校董的钱玄同等人编写小学国语课本。孔德学校的课本,采用歌谣、童话、故事等作教材,为中国的启蒙教育做出了新的尝试。
1918年1月,《新青年》编辑部从上海搬到北京,此时出版的《新青年》4卷1号,从1号到6号编辑依次为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陶孟和、沈尹默和胡适。
沈尹默对《新青年》的影响体现在很多细节方面。比如采用新式标点符号,钱玄同在日记中有提到。同是在4卷1号发表的刘半农的《应用文之教授》一文,作者专门在文末感谢沈尹默的帮助:“此文所举种种办法,有一部分得诸沈尹默先生之匡助,书此志谢。”其实早在一年前,钱玄同在1917年元旦就已经拜访过沈尹默,跟他讨论应用文字改革的办法。
由沈尹默先生责编的4卷5号,发表了鲁迅的《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作为新青年,沈尹默为思想启蒙和新文化的传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沈尹默长于旧体诗,但他也是最早响应白话文革命,创作白话诗的人之一。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2卷5号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掀起了文学革命的浪潮,三年间,沈尹默在《新青年》发表新诗18首。
沈尹默的书法,对好友钱玄同也有很深的影响。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全集》的封面题字用的就是沈尹默的字,据说北大红楼每间教室门口门牌也是用的沈尹默的字。
(作者系北京鲁迅博物馆(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展览部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