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网(通讯员 邓晓军)安康有无古代文明?安康文化是不是只有移民文化,而无本原文化?这一重大问题,长期困扰安康学界。为此,笔者最近走访了长期从事这方面研究的本土文化学者李家成老先生。老先生说,是啊,这个问题必须搞清楚。安康还有个怪现象:当川东和重庆人津津乐道自己的巴国巴郡、挥动手中的“巴文化”牌、大力发掘自己的“巴文化”旅游资源时,先于他们建巴地、方国、巴国,巴文化历史更悠久的安康人却扭扭捏捏不敢大谈巴子国,更不屑巴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什么原因阻隔了安康人对巴文化的兴趣?是因为安康巴人、巴国、巴文化的神秘面纱未被完全揭开。
李家成是汉阴人,西周初期的巴子国,简称巴国,就设在汉阴,他研究安康巴人、巴国、巴文化以汉阴为切入点,从汉阴开始。2007年,他的首篇《巴人在汉阴的足迹》,在陕西文史馆主办的《三秦文史》杂志第19期发表。同年收入他的《汉阴风情》一书中。2010年,他在《三秦文史》杂志发表了第二篇论文《汉阴本源文化考》,2011年收入他的《汉阴研究》一书中。2010年他还写出了长篇《安康旅游与本源文化》,首次提出了巴文化便是安康的本源文化,刊在7月6日《安康日报》,7月13日被新华网陕西频道转帖。2012年,他的《揭开安康古代巴国神秘面纱》论文,讲了古代巴国的由来,详细分析了巴国文化特征,被安康市委宣传部主办的《今日安康》发表。同年,他的《汉阴土著人考》,被收入《汉阴文史资第七辑》。近年,他的《安康巴人·巴国·巴文化》长篇论文,还被价值中国网连载。
在著述中,李家成以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发掘、田野调查及名家论述作为支撑,批驳了安康及汉阴只是“移民(外来)文化”或“混杂文化”,没有自已的文化或“本源文化”谬说,阐述了有关巴人、巴国、巴文化的重要学术命题。他认为陕南安康及汉阴属中国古代巴地,巴人是安康及汉阴的原住民,宗姬巴国建在安康汉阴,安康是巴文化的发祥地。他强调,“虽然陕南历史上有唐末、元末明初、明末清初的三次大移民(安康移民主要在明清两代),但每次移民之时,安康的土著巴人皆有生存。现存的不少湖广移民家谱,都记载有明、清时期他们先祖初来安康时,系租种原居民的田地,亦证明土著人即原住民巴人后裔并未完全消亡。当然,移民所带的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有渗透和影响,而移民文化又不可能动摇本土文化的根基和长期形成的特质。应该说,我们的文化从远古走来,传示后人,代代相继,并且与移民文化共生互动、多元融汇,与时代同行并进,不断植入新元素,在传承中发展,在演进中升华,形成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影响着安康人,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其中,作为本源文化的巴文化是最重要的,具有源头和开创性地位。”
李家成还指出,“巴人在楚、湘、渝、川等地所形成的巴楚文化(包括土家族文化)、巴渝文化、巴蜀文化与安康汉阴巴国文化有某些相联系之处,但又有不同的巴人族系和地域文化特点,不能互相代替。我汉水巴人在先,他们在后;陕南包括汉阴,是巴人的源流,其它均是巴人的分流;以安康汉阴为中心的陕南巴文化,代表的是正宗巴国文化,其它皆属巴地文化”。
李家成说,巴国创造了灿烂文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古代典籍记载最古老的音乐创作产生于巴子国。西汉至唐代宫廷乐舞,便源于商末汉水巴师伐纣时的‘前歌后舞’。巴人歌舞后来虽在宫廷消失,但并未由此绝迹,而是继续扩展到了民间。”先前在安康民间流传的踏踢舞、摆手舞、腰鼓舞、盾牌舞,近代的山歌、花鼓子、八岔、小场子、薅草锣鼓、背二哥、朝山歌、报路歌、船工号子、劳动号子、跑旱船、龙舞、狮舞、社火等等,就是古代巴人歌舞的流变。
他建议,在我国众多的旅游资源中,安康应以一种差异化的竞争来求得唯一化的生存,这才是品牌。而秦东南的安康巴文化,不等同于川渝巴文化,有自已的特色和文化符号,有不可替代的气质,安康理应保护和传承,发展自已的特色旅游,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的旅游亮点和精品。可选择适当的地点,通过招商引资,建高规格的巴文化风情园。园内可分建巴人民俗村、巴人山寨、吊脚楼、崖穴墓、干栏房、巴文化博物馆、巴人街、巴文化广场、巴文化艺术墙,组建巴文化演出团,发展巴文化产业,并开发巴文化旅游纪念品和工艺品。安康各县区的主要景点,宜有巴文化的展示,吸引海内外游客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