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专栏 > 陈曦
吟诵,失落的中国音符
2019-07-22  来源:本站原创

□ 陈曦GJd安康新闻网

在数年前的一次古琴雅集上,众人献艺之后,因我初学琴,只得吟诵了一首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我一边轻哦曼吟,琴师一边轻拢慢挑。吟诵完毕,大家都意犹未尽,不少人对这种拿腔作调的吟诗方式感到奇异。GJd安康新闻网

吟诵是古人唯一的读书方式,自白话文朗读推广后,这种拖着腔调吟咏的方式便渐渐消失了,现在还掌握吟诵的绝大部分是早年受过私塾教育的耄耋老人。GJd安康新闻网

汉语是旋律型声调语言,声音承载了文字的一部分意义。“吟”的总体特征是拖长腔,即“歌永言”,因为有的音可以拖长,有的音拖不长,所以长的就更长,短的就愈显得短。同理,高低、缓急、轻重,都被放大了,所以声音的意义就被放大了。古代文人都知道这一点,所以创作诗文,是把一部分意义放在声音中的。GJd安康新闻网

今人多习惯伏案创作,但古人作诗多是先反复吟哦,等成熟了再抄录于纸上。所以屈原“行吟于泽畔”,李白“余亦能高咏”,杜甫“独立苍茫自咏诗”,白居易“发于歌咏形于诗”。GJd安康新闻网

对诗歌鉴赏者来说,吟诵也尤为重要。朱熹说:“诗全在讽诵之功。”姚鼐说:“诗古文要从声音证入,不知声音,总为门外汉耳。” 所以,朱光潜也强调:“作为一个旧体诗词的作者、欣赏者、讲解者,如果不懂得吟诵的话,进不去。”“不懂得吟诵,终身是门外汉。”GJd安康新闻网

雅正的汉语,四声兼备、八音分明,吟读古诗文是一种既自然又沈醉的美感经验。传统的读书人,即使彼此的方言不同,但是在读书音方面却相当接近,且依循着平仄、句法、协韵等共通原则。读书音又叫文音,和一般的说话音,也就是“白音”,往往有明显的区别,甚至形成两个平行的系统。所以对古代读书人来说,写作时用文言,读书时用文音,都与生活中的白话大不相同。GJd安康新闻网

古诗文因有平上去入四声调,四声又分阴阳,吟诵时抑扬顿挫,能够抒发各种复杂的感情。但现代普通话和大部分北方方言都丢失了“入声”,只有粤语、闽南语、吴语等方言还保有古汉语“四声兼备、八音分明”的特点。GJd安康新闻网

用现代普通话吟诵,因缺少入声字,只听抑扬,难闻顿挫,再也无法体会古人吟诗时的丰富感情了。所以,今天无论是用普通话还是方言吟诵,我们都必须先明白四声的特点,特别是掌握入声字的特点,才能在吟诵时气韵生动、情通古人。GJd安康新闻网

 GJd安康新闻网

 GJd安康新闻网

(责编: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