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云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进入新阶段、民族伟大复兴进入新形势下,中共中央 国务院出台《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这对国家战略空间拓展、集中解决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使整个西部跟上全国实现现代化步伐,意义十分巨大,机遇十分宏大。
西部各地对中央《指导意见》的深刻领会和坚定贯彻,在巩固发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立足西部实际,融合东部发展,趋势而上,借力而为 ,努力变道超车,不断创新进取,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快形成大开发大发展新格局,没有等靠要的理由,没有看别人怎么做自己再怎么做的机会,必须主动作为,只争朝夕,显得现实而紧迫。
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就是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央的要求宏观而具体,既给西部地方指明努力的方向,也留下创新的空间。《意见》提出的“四个坚持”,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是对全国的要求,更是对西部开创新局面具有生命线意义。具体路径上,《意见》指出,必须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坚定不移推动重大改革举措落实;要强化举措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形成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确保2020年西部地区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2035年与全国一道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宏伟,征程艰辛,对于西部地区而言,不痛下一番功夫,就跟不上全国统一步调,在历史性发展中掉队甚至失掉最佳机会。现在东风已定,剩下的是西部各地在大开放、大协作、大融合的格局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连续创造“四连优”的安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高速度、高质量的追赶超越,把一个秦巴山区长期贫穷落后的、在全省边缘化的行政区,带入全省发展第一方阵,并以安康自己的努力程度和经验成色,为秦巴山区生态发展、优势发展拓出了新路,创新了模式。中央出台《指导意见》,对生态发展方兴未艾的安康而言,是对安康创新界面的一次全面刷新,是对安康发展图景的一次深刻提升。《意见》指出,确保到2020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营商环境、开放环境、创新环境明显改善,对于安康来说时间紧、任务重,而又现实必须,不仅2020年安康应当在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中展示新姿态,而且在今后15年的重点发展中,持续打造真正具有真金白银意义的“安康环境”,使之变现安康美丽的未来,这既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也需要走一步看三步。
2035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个重大里程碑,我们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15年时间不长,稍纵即逝,15年不短,我们可以成就理想。未来15年,首在“十四五”,在可以度量的发展尺度上,前5年全面布局列阵,中5年深刻提升,后5年步入良性。在未来15年中谁真正实现了平衡发展充分发展,谁一定不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其特色发展、优势发展、创新发展一定是主角,一定是“实现不同类型地区互补发展、东西双向开放协同并进、边疆地区繁荣安全稳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对于安康而言,必须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锚定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这个高含金量的区域引领发展目标,全面强化质量发展意识,坚持以质量发展为念,坚持多快好省发展自己,避免走老路、弯路甚至是歧路,避免短期行为对可持续发展的破坏,避免负增长。
《意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行理念认知的阐释和作出可操作性强的安排部署。新发展理念,是我们一切发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深入人心,特别是西部党政领导、干部职工、工商人士,更要深学精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构成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新阶段、新窗口期全面提升发展实力和质量的理论与实务的综合体,对于一个地方的发展,就是使之落地化、具体化、产业化、项目化、社会共知化,可以说,一个地方怎样实现新发展,就要在新发展理念中找思路、找答案。《意见》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打好三大攻坚战,尤其要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任务,对于易地移民搬迁为显著特征的安康脱贫攻坚战而言,在实现全部摘帽之后,最可重视的就是新的移民社区后续发展问题,这可视为安康乡村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种治理风险,必须引入社区营造理念,在建设完善移民新区完整经济生活体系中,体现安康基础和特色。比如社区工厂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大力度借国家改革盘活农民“两宅”资源之机,发展好农村新经济,在康养产业上有重大突破;比如以毛绒玩具文创体系及产业建设为根本着力点,下大力气、用大眼光以恒口毛绒玩具之都建设为引领,全力抓好全市协同、政企协同、政校协同,坚定打造“中国毛绒玩具在安康”,“世界毛绒玩具文创大会在安康”两大品牌,从产权之源和时尚引领两个关节点上做大做强安康毛绒玩具大产业,以毛绒玩具的可持续发展确保安康新社区工厂健康发展,新移民生产生活稳定。
其次,不断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创新在于理念,更在于能力。创新能力建设本身就是新动能建设。《意见》指出,要以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强创新开放合作,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安康经过四十多年长足发展,在艰难曲折中前行,有经验也有教训,但有一条经验证明历久弥新,那就是创新发展。安康积四十年发展之功,创造了“安康创优精神”,就是以创新为最强内核,创新创优使安康得以越来越蹄疾步稳。但面对新发展,安康的环境约束也更加突出,亦步亦趋没有出路,必须变道超车,必须在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指导下,把自身的最大优势做强,使优势成为安康最具决定意义的变现力。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安康在区域发展中突起的现实迫切和引领发展的趋势性要求,必须建立区域中心、高地意识,大力破篱拆栏,在区域合作、协作、协同上当领头人,在汉水流域开发、富硒产业发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等重大战略战术领域,发挥中心作用。要在智慧支持与引入上狠下功夫,自己内部资源先盘活,然后立足区域大资源大盘活,最后从国家支持层面打造好安康“双创”升级版,建立以需要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制。以培育本地人才、盘活本地存量人才为主体,与引进高端人才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事业留人的关键机制,解决安康提升发展日益迫切的人才瓶颈问题。
第三, 推动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长足发展,在于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有效发展,在于产业集群化发展。《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西部地区比较优势,在培育新动能和传统动能改造升级上迈出更大步伐,使之在更大市场富有竞争力。就乡村振兴而言,决定安康经济社会最基本的出路,是安康超常发展最现实基础,不解决好安康乡村振兴问题,安康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乡村振兴首在产业兴旺。对于安康来说,最有做大做强基础的,是茶叶、水产、魔芋、生态养殖、高山土豆、山地优质中药材等,最有功能意义的是富硒农产品,最有主导意义的是生态康养产业,这些都是安康乡村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出路所在。在互联网带来三次产业深度融合的今天,我们必须以“十四五”为一个新的零公里,把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作为一个决定性抓手,促进安康农牧业全产业链、价值链转型升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激活农村要素为先导,以确权盘活为路径,从集体资产、土地、山林、水面等盘活为切入点,从制度层面建立鼓励城市工商资本加入农村全产业链建设的长久机制,搅活乡村资本池。建立资产与资本融,项目与市场融,产权与变现融,观念与效率融,城乡人才双向融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通过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双向搞活,在“十四五”期间集中做大做强安康的主导产业,特别是具有全域意义的康养产业,让生态养老、乡村度假、市场化有机养老成为安康品牌,创造安康养老产业专业服务团队新模式。要提早策划安康湖未来开发,提前控规,不使资源破碎,使安康湖成为提升安康中心城市文旅品质、打造安康汉江黄金旅游水路金字招牌。
第四,大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丰富安康“三农”新内涵,在乡愁农村、园区农业、职业农民三根支柱上,写下安康“三农”新品质。乡愁农村,突出文化家园、精神回归之旅建设,让“回一趟乡下老家”成为日常生活叙事;园区农业,突出专业合作+公司+基地+农民+农技+仓储,做强品质农业、特色农业、功能农业、文化农业;职业农民,离土不离乡,种地不守地,大力培育职业农民,使农村产业工人专业化、工薪化,让农民有机嵌入要素链、产业链。继续深化农村“三变”改革,使产权真正发挥变现力,使产权持久保有变现力。
“十四五”规划在即,编制规划也是一次学习贯彻中央《指导意见》的过程。安康各系统、职能部门、有关单位,包括企事业单位,特别是经济机构,都应当面向安康追赶超越转型升级实际,面向安康未来15年发展新图景,组织行业性、专业性、前瞻性学习研究讨论,对安康“十四五”规划制定提出建议意见 ,把中央对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形成的新要求,落实到规划篇,用以指导发展。
(作者系本报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