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
中国五千年的农耕记忆中,对于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一直有着天然的祈念。农业安,天下安。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民的问题。这些看法,朴素而又深刻。“牛马年,好耕田”,是中国人众多善良祈念中的一种。尽管从科学层面上讲,它并非规律的总结,仅是千百年来民间经验的概乎其概,更多的还是人们的良愿。今年是马年,马年的田怎么耕?马年的田还耕不耕?春天来了,该下什么种?发轫于农村联产承包的中国改革,走到今天,再次回到田间地头。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的布局再次为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利好,这个利好全面而深刻,农民兄弟怎么抓住?我们的政府服务怎么跟上农村改革的“新变局”?我们如何促成改革的利好在安康的本土化、最大化?具体的问题是,仍然有种田祈愿的农民兄弟,该在田里下什么种子?在安康乡村正在萌芽的“家庭农场”“家庭林场”“农业合作社”新范式,怎样迎合众多农民兄弟的热望?越来越多的农民兄弟明白了,靠传统的一家一户小农经济式的操作,没有前途且风险巨大,如何组织起来,形成集约、形成适度规模,如何引入企业的组织形式、市场的效益架构、协作与合作的经营方法,达到对旧式农业的改造,从而获得高效益和持续发展,农民兄弟需要更多的帮助。如何重建安康工商资本向生态领域转移的政策规定,用政策和资本粘合三次产业,用国家主体生态功能区的金字招牌托举起安康的生态经济,从而把安康传统农业带入“快速经济干道”,都须破解。牛马年好耕田,这个“好”当落到“政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