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在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必须坚定生态友好型产业的主攻方向,走既符合生态文明又实现经济富裕的协调发展之路。这是通盘考量安康发展内外因素的科学判断。
坚定生态友好型产业主攻方向,是将安康的发展置于全省稳中有为、提质增效大环境的战略思考。省上部署2014年经济工作时要求“坚定不移实施稳中有为、提质增效战略”。事实上,我们安康“提质增效”的任务十分艰巨。近年来工业增速虽然较快,但以选矿、初级冶炼等为主的材料产业占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3.8%,质量效益明显不高。唯有扎扎实实地调结构转方式,“提质增效”才有可能。同时,我市以资源优势为依托的生态友好型产业理念正在形成,正处于起步成长期,发展空间增长潜力巨大,理应成为我们调结构转方式“提质增效”的首选。
坚定生态友好型产业主攻方向,是立足于安康属于国家级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现实选择。今年汛期之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全线通水,汉江水质、重金属、工业点源、农业面源等重点污染防治责任更加重大。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定位的“限制开发”不是限制发展。发展的方向在哪里?发展的路径是什么?当此之际,生态友好型产业就成为不二选择:上符合国家定位,下依托自身实际。舍此别无他途!
坚定生态友好型产业主攻方向,是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时代背景下彰显安康优势资源的最佳途径。国家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治理环境污染需要一段时间,这正是安康发展的机遇,安康至少有十年黄金期。安康有丰富的硒资源、洁净的汉江水、较高的森林覆盖率,与其他地方的环境治理任务相比为轻,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正是安康利用他人他地忙于生态治理而彰显自身资源优势的最佳途径,时不我待,时机稍纵即逝,效益放大,优势物化尽在于此。
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有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浙江省桐庐县把生态保护作为工作重点和战略首选,十年不辍,把环保作为招商的先决条件,关闭曾是税收支柱的小石材、小电镀等污染企业,最终得益于环境改善“筑巢引凤”作用,一批跨国集团因为这里的生态落户桐庐,生态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科技产业成长为支柱产业,经济增速位列当地首位。我们期盼倡导的“让城乡因环境而美,让群众因生态而富”目标已在桐庐成为现实。
桐庐的经验启迪我们,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要深谙“舍得”之道,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有长远意识,要把生态保护作为重点,放弃那些虽有效益但影响生态的产业项目,经济发展暂时受损但对于产业提等升级等长远发展却有倍增放大之效。
有鉴于此,当下,安康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须倾注心智下功夫关注的重点应该是:综合利用山、水、人基本要素,促进经济再生产和生态再生产同步发展。增强现代农业园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推动生态林业向产业林业转型、山林经济由种养型向市场加工型转变;充分利用充沛洁净的水资源,推进涉水产业发展,建设汉江渔业养殖基地,富硒矿泉水和天然水等饮用水生产基地;重视利用充裕的人力资源,加强与发达地区的合作,注重整条产业链的转移,推动服装、电子、装备、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持续壮大具有带动作用的生态旅游产业,推动生态旅游业向综合型产业、知名旅游目的地、养生基地和山水休闲度假地转型发展。若如此,安康发展的明天当属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