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陕茶1号”在得到企业认同、带给茶农利益之后,已经迅速发展为一个势头好、前景明朗的产业。
围绕“陕茶1号”,可以说的话很多。这里要提醒人们注意的是,这个品种并不是新近才培育成熟、这个技术也不是今天才研发成功。最近几年王衍成所经历的只是把科研技术转化为产品、从茶叶试验园走向市场、从幕后走到台前的过程。
这里不再细说研发产品的艰辛,也不多谈成果转化的远景如何光明,我们要思考要借鉴的是,为什么“陕茶1号”能够在汉滨区双龙镇开始科技变现?我们还要思考的是,除了“陕茶1号”,安康还有多少可以转化的科研成果?还有多少可以扶持的创业项目?
品种优良是前提,但是有多少好种子没有能够发出芽,多少好项目流了产。好政策是基础,但就有一些政策在一些地方落不了地。因此,汉滨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把国家三农政策的倾斜、安康功能区优势等系列背景等诸多利好要素有效利用起来,在于镇村干部的直接支持、区党委政府的切实关心、相关部门的扎实扶持,等等这些老话没有变成假话大话空话。换句话说,好种子遇上了好土壤。1号良种逢上了1号措施。
干一件事不易,干成一件事更难。难就难在我们把“一号措施”拿在手上,舍不得放到群众手中;难就难在我们总期望别人上门求政策,而不是主动上门送政策;难就难在惠民政策没有完全用惠民之心来落实。双龙的经验说明,只要各级各部门落实政策不打折扣,用“一号措施”来推广“1号良种”,“1号良种”就一定能够结出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