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却不一定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以前有句老话“别拿豆包不当干粮”,现在还应该加一句:别把自己不当群众。
群众是什么?群众就是你身边来来往往的普通人,那些为你制造出油盐酱醋的劳动者。作为社会的一份子,群众就是你自己。郝宗刚对这个问题看得清楚,所以任劳任怨,在一个部门一呆就是32年。
32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转瞬即逝,但用以检验一个人的思想品质和精神境界,却已完全足够。他这32年的工作经历,只能用“默默无闻”四个字来形容。就是这样一个寂寂无声的人,却在每年汛期的惊涛骇浪中日夜守护着群众的安宁。
频发的洪涝灾害让安康人胆战心惊,却没有想到安然脱险都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人,一群人——那些像郝宗刚一样,在水利战线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的人。
能坚持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们始终把自己当成一名群众。在郝宗刚的意识里,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有幸从农村走出来,就应该要好好工作奉献自己的人。权力和位置改变不了他的本性,32年的砥砺也没有让他摆起老资格,他有的,还是一般群众身上普遍具有的那种质朴、善良和包容。
作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郝宗刚说不出深刻的大道理,讲不了干部的“官场话”。他做的所有工作,都是凭着本性和本能,一名群众自然而然地对自己的定位。
不拿自己当群众,成了当前很多干部的硬伤,而是否把自己当群众,成了当前一把考量干部的标尺。特别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之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理应成为每一名党员干部的自觉意识。
32年坚守一线,32年呕心沥血,32年义无反顾。郝宗刚是一个个例,但更应该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种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的担当和精神,应该成为安康各条战线、各位干部共有的担当和精神。
拿自己当群众,你就是群众。站在群众中间,说话做事才会有底气。有群众伴着一起走的路,才会走得踏实和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