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季以来,我市文化领域捷报频传,先是在第七届中国西部文博会上创出佳绩,文化产业签约11个项目,总投资达7.96亿元,紧接着陕西艺术节首次在我市设分会场,汉调二黄《莲花碑》、《五女拜寿》,紫阳民歌剧《茶山情》,陕南民歌剧《巴山情》以及石泉的音诗画舞《秦巴山水·石泉十美》等演出均大获成功,特别是《巴山情》以秦巴汉水为背景,以紫阳民歌为主旋律,用电影的表现手法和情景音乐剧的表演方式来展现剧情,有一定的创新性。
近几年,我市贯彻循环发展战略,坚持以文化为引领助推安康经济的发展。市委市政府先后于2012年12月作出了《关于人文安康建设的意见》,于2013年11月制定了《安康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此后各县都重视县域文化建设,并注意与旅游产业结合,全市文艺创作活动也十分活跃,好的作品不断涌现,形成了文化领域的繁荣气象。
然而文化是服务大众的精神生产活动,它对一个地方最大的作用在于其文化软实力,而文化软实力的形成除了要有好的文艺作品,最关键还要有好的传播终端。我市文艺创作虽然精品不断,但对内没有很好地起到凝聚精神的作用,对外的文化影响力也没有打响,究其原因在于文化输出和传播没有跟上。
目前,文化的输出传播主要有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和文化产业三个渠道,因此文化的软实力打造要靠政府、文化企业、专业创作人员和媒体共同努力。应该说,政府层面的工作还是很到位的,重要的是没有大的文化企业对文化产品进行产业转化、专业创作人员的观念落后不能与文化企业和传媒对接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如何整合各方力量,我认为首先是各个协会等社会组织,应发挥沟通政府、专业创作人员和群众的桥梁作用,培养文化创作人员投入公共文化建设的社会责任,使公共文化繁荣起来,也培养群众文化消费的习惯;再次是专业创作人员和文化企业都要低首下心形成利益共同体,如果文化人孤傲清高不屑与商人为伍,商人仗着有钱也看不起酸文人,文化作品就无法产业化,只能在水晶宫里孤芳自赏;还有就是要利用现代传媒力量使地域文化产生向外的张力。去年以来,陕西日报社所做的“文化超市”项目就很好地把各方力量整合了起来,形成了强大的文化生产力和软实力,我想安康的文化发展如果更加重视终端建设,我们独具特色的汉水文化一定会有一个井喷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