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的讲话,释放出让困难群众都能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强烈信号。现在距2020 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只有5年时间,要实现我市79.8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时间十分紧迫;要在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夺营拔寨的冲刺时期实现年均14.5 万人的脱贫,任务异常繁重。情势逼人,刻不容缓,我们务必把脱贫攻坚的重任扛在肩上。
扛在肩上,就是要审视市情聚焦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限一天天逼近,而我市是全省扶贫开发任务最重的市,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分别占全省的18%、13.7%、13.8%,贫困发生率是全国的4.4 倍、全省的2 倍。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市贫困面虽然缩小了,但面对的都是底子最薄、条件最差、难度最大的“硬骨头”,贫困群众面临吃水难、行路难、住房难、上学难、就医难、增收难等突出问题,基础欠账大、技能技术缺、人员文化低、思想观念旧、老弱病残多等现实问题凸显出来,离小康目标相距甚远,这给各级党委、政府带来很大压力。我们决不能有丝毫的麻木、轻慢和侥幸,一定要咬定脱贫目标不放松,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和中省市扶贫精神上来,横下一条心,立下愚公志,誓把贫穷根子铲除掉,绝不在与全国人民同步迈入小康进程中掉队。
扛在肩上,就是要整合资源同步发力。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一把手,要自觉履行攻坚扶贫的政治责任,在班子中形成“成员一起抓、分管具体抓、一把手亲自抓”的脱贫攻坚态势,以上率下,着实把脱贫攻坚的重任扛在肩上。担负扶贫包村任务的部门和单位,一定要把脱贫帮扶工作拿到手上,与目标责任考核挂钩,舍得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从前期规划到项目争取,从资金安排到组织实施,一个环节不落地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挂职干部、驻村干部和派村第一书记要抱定“群众不脱贫,干部不脱钩”的决心,带着感情和责任真扶贫,念好脱贫攻坚经,实打实地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全市579个贫困重点村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村两委会干部及广大村民是实施攻坚扶贫的主力军,要发扬主人翁精神,不等不靠,合力共担。同时,还要注重发挥社会扶贫的作用,吸纳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对贫困村户的帮扶,动员更多的社会团体参与贫困村户的救助,搭建桥梁,有效对接。
扛在肩上,就是要激活政策精准扶贫。各级各部门和村两委会要吃透上级扶贫精神和攻坚政策,明确目标、任务、责任、举措,以“六个精准”扶贫为主线,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着实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把仅有的项目用在突击处,把配套的政策用在关键点,发挥其最大的扶贫效益。要输血更要造血:引导他们全方位开展政策、制度、科技、智力、产业、救济式扶贫等多形式,把潜在的能量迸发出来,成为创业脱贫的新生力量;要注重提高贫困户技能,鼓励他们参加 “万名能工巧匠” 培育,掌握一技之长,在万众创业中大显身手;要以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为驱动,以各类园区发展为依托,提升生猪、富硒茶、魔芋、核桃、山林经济等产业发展水平,让贫困户参与到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中并获得稳定持续的收入。
扛在肩上,就是要创新方式靶向施策。一些地方在识贫工作中总结出了“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能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等好的识别方法,既摸清了对象,又盘清了家底,更增强了扶贫的靶向性,值得借鉴。要创新扶贫方式,防止 “眉毛胡子一把抓”、“手榴弹炸跳蚤”等盲动费力错误重演,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 ,变“普遍吃药”为“对症下药”。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实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视特定人口、具体人口的情况,有的放矢地实施 “一村一规划”、“一户一对策”的工作方略;要针对不同条件和类别,采取“四个一批”的扶贫方式,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以此使更多的村户摆脱贫困,真正使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到群众心上。
听,扶贫战鼓擂响;看,攻坚战旗飘扬。我们坚信: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各级各部门的精心组织,有中省各行业的鼎力支持,有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有贫困群众的积极努力,勤劳的安康人民一定能够不辱使命、肩负重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冲锋陷阵的英雄气、改天换日的创造力,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踏上如期脱贫的胜利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