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朝庆
9月4日,《安康日报》在头版显要位置对旬阳县产业脱贫经验进行了深度挖掘。从产业类别看,有拐枣、牡丹、烤烟、魔芋、食用菌、畜牧等,品种繁多;从组织形式看,有农业大户、合作社、现代农业园区;从机制上看,有订单生产型、借“鸡”还“蛋”型、股份合作型、园区务工型等。可以说,旬阳产业脱贫已初步形成气候。
近几年,我市将脱贫攻坚作为全市重点工程来抓,特别是在产业脱贫上,从工作重心到政策支持,再到资金扶持,可以说竭尽全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此,我们感到很欣喜,也对打赢全市脱贫攻坚硬仗充满信心,因为八大脱贫攻坚措施,产业脱贫是最难的,也是最具长效性和根本性的措施。
然而,如果对全市的产业脱贫进行深入调查,在欣喜之余也会产生忧虑,因为目前的产业脱贫基本属于“广种薄收”式的盲目发展,这样扶持和发展起来的产业,因为没有对市场需求进行调查和预测分析,与外地乃至本市区域内其他地方产业同质化严重,缺乏独特的竞争力。其结果是投了不少钱,费了很多力,生产的产品却卖不出去,农业增产不增收,产业脱贫变为“产业陷阱”。比如现在很多帮扶干部,扶持贫困户养的鸡养的猪,一出栏就犯愁,还有帮扶种植的菜,比如去年汉阴的莲菜等,在实际工作中有的靠帮扶干部找销路,有的干部找不到销路就自掏腰包买来送人,有的靠公益组织搞义卖,有的靠媒体舆论号召义购,但终非长久之计。帮扶干部不帮扶了咋办,再一个帮扶干部收入也不高,不能老是靠他们自掏腰包。义卖也罢,新闻号召义购也罢,都是靠人们的爱心同情心,也不可持久。
市场经济的事情还得靠市场来解决,笔者认为产业脱贫大方向没有错,但要让产业脱贫见实效,关键要把握市场经济规律。就发展农业产业来讲,就是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变依靠要素投入的“广种薄收”为靠科技和文化投入的“深耕细作”。
要改变贪大求多的惯性,走精品路线。农业产业的特点是生产周期长,产品价格波动大,经营主体对市场信息反应迟钝,这就导致了市场上某个产品景气,农业经营者就开始投入,政府予以扶持,等产品生产出来后要么滞销,要么价格大幅度下跌,致使价格与成本不对等,结果造成农业经营者亏损,经营者的投入和政府的扶持资金都打了水漂。究其原因,是农业企业大多都在规模上做文章,没在提高品质上下功夫,大量的低端同质化产品同时进入市场,供过于求,造成滞销和价格下跌。要破除这一魔咒,就要长期坚持固守一两个品种,实现生产的专业化和产品的精品化。一是长期做一个产品,便于收集市场信息,把握市场动态;二是积累生产经验,从选种到种植技术的积累,再到销售渠道的建立,都较一般种植户有优势;三是可以通过增加科技投入,改良品种提高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四是通过持续的广告投入和口碑宣传,塑造品牌赢得市场信赖,并通过文化的植入,增加附加值;五是通过与保险业的长期合作,平抑价格波动的风险;六是可以通过稳定的产量和质量,实现与龙头加工企业的合作。
要突破产业链条的“瓶颈”,搞深度开发。我们产业脱贫扶持起来的产业,颇有些像山坡上种植的农作物,风调雨顺就丰收了,遇到年份不好就惨了,基本靠运气。主要原因是产业脱贫的项目大多数是种植养殖,或农产品粗加工,产业链条都很短。由于农药化肥劳动力成本上升,市场行情好时,扣除硬成本也所剩不多。要突破这一瓶颈,就要拉长产业链,赚取其他环节的收益。一是要在产业布局上充分探索循环经济的规律,依靠科技实现产业链的闭环。比如规模化养猪,大量的猪粪入沼气池,进行沼气发电,沼气池的残留物可以导入农田种植莲菜,同时对生猪和莲菜进行深加工,使整个产业链形成“树”型结构。二是要对主要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比如以生猪莲菜为例,可以向后延伸,形成冷藏保鲜、物流配送、电商、食品加工等,形成完整产业链,做成大产业,以规避单一卖农产品市场波动的风险。
要跳出单一产业的“藩篱”,搞跨界融合。今天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生产过剩的时代,这与贫困山区的贫困户收入低消费能力弱形成鲜明对比。同时,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与贫困人群交通信息闭塞、受教育程度低也形成巨大反差,产业脱贫要在这二者的夹缝中杀出一条血路实属不易。因为无论你发展什么产业,市场都不缺,增收变得非常艰难,这就要求我们在产业脱贫中跳出农业和农村的“藩篱”,实施跨界融合。比如当年福建的茶不好卖时,就先开茶馆,通过卖空间把茶叶营销出去;比如洋快餐并不好吃,但通过卖西方文化,将麦当劳、肯德基卖到了世界各地;再比如“艾米共享农场”,致力于从农田到餐桌的生态农业,通过把土地分割成小块,城市家庭网上下单,认购相应土地收益,成为农场会员,可以去劳动休闲,将卖农产品变为卖体验。对于我市产业扶贫来说,应立足于顶层设计,通过农业与旅游、健康休闲、工业、文化娱乐融合形成农业综合体,才能适应现代经济的市场环境,实现农民增收。
要打破小农经济的格局,搞机制创新。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也是协作经济,产业脱贫要在市场上找钱,就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律,在脱贫攻坚调查中,我们发现为了支持一些农业园区和合作社发展,政府拨给大量的项目资金,最后产业没发展起来,农民还有意见,原因是这些农业园区一般都是由几个有钱的大户投资搞起来的,农民仅仅得到了一点土地流转收入,而政府支持的项目资金都沉淀到了这些大户的手中,所以农民不支持,甚至希望搞砸,这就需要我们在机制上创新。比如农业项目资金使用权可以归农业园区投资者,但从资本角度应作为当地村上脱贫的集体资本,让贫困户从中受益,这样就能激发农村贫困户的积极性。再比如“龙头企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存在前后端利益的过度博弈,往往拖垮了整个产业,应该通过互持股份,形成利益共同体,避免因后端挤压前端的获利空间,使得前端无法延续,或减少投入降低原料的品质,增强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总之,产业脱贫,一端连接的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另一端连接的是落后的农村和贫困户,只有以创新的思维,提供“保姆式”服务,才能创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