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说道安康蚕桑产业的有识之士不可谓不多,上到官员,中到专家,下到平民,无一例外地抱着对安康蚕桑的深情厚谊,寄以无限希望。
蚕桑是中国南方产业,安康说蚕,无疑也在南方产业视野中。想到茅盾先生的名篇《春蚕》,老通宝因春蚕丰收而喜悦,也因之失望而困惑。所谓丰产不丰收,这是中国农民几千年不变的宿命。
宿命当然不是天生的。宿命也是可以改变的。否则,中国农村“向好”的变化就不能成立了。公元1949年以来,中国最大变化其实就是农村,复元、颠覆、重生、嬗变、寻觅、再生、困惑,这几个关键词,说尽了中国“三农”的酸甜苦辣咸。
大体上讲,安康农村、农业、农民,基本属于南方经济社会观察的经验维度。这是她的农业产业和乡土文明进步的基本视角,也是她的产业发展的基本特性。从中国总体方域经济走向流变看,一个地方的经济,有一个地方的方式方法,也就有了她的持久性和延续性。没有“不合适的经济”,只有不合适的承继。民间话讲,“咬定青山不放松”,还有一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讲的都是地方经济既需要选定路数,更要持之以恒。
与中国瓷器一样,中国丝绸,都是中国的特产。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无论是“一路”,还是“一带”,成因都赖于中国的唯一特色。南方丝绸的大品牌,施益于安康蚕桑,大体也是这个道理:安康蚕桑产业,没有过时,只有没有“做到家”。有识之士呼吁:把安康丝绸做成“安康特色”,实为泣血之言!因为在有限的时空中,我们安康在蚕桑产业上的时松时紧,时得时失,有太多教训可以总结。可为?不可为?很多年其实都是潜场合、显场合一直有着这“二者必居其一”的争论在。不好意思的是,我们太多地把时间浪费在“存”与“废”的摇摆上了,因之我们至今还在怀疑“蚕桑产业”是不是安康的“鸡肋”。
蚕桑不是安康农业产业的“鸡肋”。这是大是非。
安康蚕桑要发展,能发展,可以大有作为,安康蚕桑是安康农业产业的重要支柱,有着良好的产业传统和基础,可以做大做强,可以因之弘扬安康的特色产业,至少在中国西北地区蚕桑都是安康可以叫响的名头,蚕桑产业链条绵长且惠农强市,诸如此类判断都具有现实意义。我们的信心依据只有一条:安康的蚕桑可以走得更远!
总体上判断,安康蚕桑基本处于“老通宝”的喜忧状态。丰收了喜之,“谷贱伤农”则忧,喜是忧的潜台词。问题有一:我们安康的蚕桑基本处于丝绸产业链的最低端。这种命运,几十年,上百年,甚或更长时间段中,都在磨难着蚕农的命运。
以现代农业、市场经济、上下游合作经济的基本准则看,安康蚕桑产业的发展,显然到了嬗变的关键阶段。判断有二,其一蚕桑产业不过时,且不可替代;其二,有蚕桑史以来的安康蚕桑生产,或喜或忧,从无中断,因之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种地养蚕”是安康农民长期的持家之本。
问题的根结,也有二:传统的一家一户式养蚕,不能避免“老通宝”的悲剧;集约、规模、综合、链条、成品、附加以及消费引导,是现代蚕业必具的模式。如果安康的蚕产品具有市场发动能力,那就是找到了新生之路。这两条不解决好,蚕桑当然没有好日子过。我们安康过往的蚕桑生产的起起伏伏已然证明之。
专业村也好,大户也好,政府在生产环节的扶持也好,限底收购也好,都不是问题的关键。产业之所谓“产业”,自有其产业属性,这属性与市场藕断丝连,不能违背,任何一厢情愿都只是“情愿”而已。产业的完整性,其实就是体现一个产业是否有终极定价权,在一个产业链条上,你是处于高端的,还是低端的,毫无疑问处于低端常常是给别人做嫁衣裳。中国丝绸看苏杭,就是这个意思。我们的判断是,安康蚕业与苏杭蚕业并无不及,品质优良,成本可控,市场有位,规模可调,产业可为,不及的是我们处在产业的低端,任由人摆布。
蚕桑要成为安康的大产业、特色产业,政府扶持当然是天经地义的,过去多少年我们一直在如此做着。但从产业链培育上讲,生产要扶持,加工要扶持,品牌要扶持,哪一个最重要最紧迫?从世界范围现成的经验看,当然是优先扶持加工与品牌最为至关重要。我们安康的蚕业,从兴桑养蚕,只走到缫丝,也只是走到工业加工的原料阶段,我们不掌握市场,当然会时时受到市场欺负。哪怕是“蝴蝶效应”,我们却是加勒比海那场最大风暴的受害者。试想之:我们掌握原料而不掌握最后的成品权,我们的利益链是最短的那一截,我们如何与市场作终极对话?问题出来了:我们怎么办?
两个问题:生产要扶持,要让我们的桑田不荒芜,但一家一户不行。光有缫丝不行,我们还要有终极加工权。前者,抗击市场风险能力太差,借鉴发达地区农业规范化生产经验,以安康的市情观察,要大力扶持发展蚕桑生产合作社,引入合作生产机制,变小船为大船,让生产管理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让一般蚕农成为标准化生产的执行者,让桑园、劳动力集约化,让技术服务制度化、规范化(进而实现政府公益化与市场化的结合体);后者,要大力扶持加工转化环节,掌握市场高端,鼓励终极生产、品牌制造,造成安康丝绸的市场引导功能强势,形成“安康丝绸”品牌。这两者,政府都可以扶持。尤其是后者,关键是扶持安康丝绸创意、创新组织与机制。这里有个创新点:我们可以有创意,不一定有加工厂,加工环节完全可以引入“外包”模式,取决定作用的是市场创意。换句话说,变个角度看安康丝绸业,把创意留下来,把“加工实现”交出去,最大限度降低市场进入成本,政府扶持作用于创新,起到事半功倍的效应。
如果我们能够创新思维方式,换个角度看安康蚕桑,安康蚕业不一定就是“鸡肋”,而会是香饽饽。政府着意于引导工商企业的创新发展,也一定会有有识之士抢抓这个“利好”。当然不一定是安康本土企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这应当说是我们乐见的局面。
丝绸可以做太多上好的、人人乐见的产品。丝绸进入普通人的常态生活要看提供者的努力。丝绸是普通生活方式的升级。丝绸的高贵、华美、生态、宜人,决定着人们对它的天然亲近感。丝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族品质”,当然现在已然落于平民化。从穿戴产品,到艺术产品,从实用品到纪念品,丝绸的可贵都不能低估。尤其我们安康是旅游大市,旅游商品生活更是方兴未艾。我们安康的丝绸,向前跨出一步,哪怕是一小步,可能情况都会不一样,创新一小步,产业一大步!蚕桑生产要扶,产业创新更得扶,尤其要打开视野扶持丝绸产业化的“创新”环节。这些,都值得我们潜心加以研究、提倡、推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