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吉宁受命环保部部长48小时后,与20多家媒体进行座谈,在会上他表示,过去环保执法过松过软,今后要让守法成为常态。
中国的环境保护,有巨大成绩,也有大量问题,问题的根本都在守法与不守法上。守了,情况会好,守不住,情况就糟糕。
广大人民群众在经历30多年改革开放之后,对于环境保护从不自觉甚至麻木,到十分敏感并寄以深刻关切,这实在是中国发展过程中最根本性的进步。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友好,发展持续,这些词越来越与中国人民的个人思维和国家思维相统一,环保成为大家的事,谁也不能漠然视之,这就是中国环境保护的新常态。
近日网络世界热炒的柴静自费拍摄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创造了中国纪录片收视与议论的新高峰,有人评价说,柴静一个人干了一个国家应当干的事。这样的评价,有情感色彩,但《穹顶之下》不仅感动普通的国人,更是感动了业界的精英,陈吉宁部长秉夜观看这部纪录片,并在第一时间向柴静发短信表示感谢与敬意。
柴静揭开了“雾霾是什么、怎么形成、我们怎么办”这几个本当说清弄明白的基本常识问题,可我们长期以来,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对此不甚了了。对于中国的环保问题,遮遮掩掩、欲说还休,对于重大问题,不宜说清、点到为止,不仅官方如此,民间也有多有随流,认为环境损坏是发展中的必然,无须大惊小怪。近些年来,民间对环保的集体抗争与官方对环保的力不从心,这一对矛盾一直存在,有的还酿成重大社会稳定问题。
环境问题,从来不是中国一家的事,工业化200多年来,世界先进工业化国家,都曾有过失误、阵痛,人类进步的实践也同时证明,环境问题是可以反转的,只要人们在发展的同时也认识到了环境的极端重要,这类问题不难统一思想行动。
陈吉宁表示:“环境信息不公开,公众怎么参与?”公众参与,是解决环保问题的致用之功,那种幻想政府单方面就可以解决环境保护问题只能是一厢情愿。保护的根本力量在民间,保持持续发展的力量也在民间,这样说来,把环境信息公布于天下,让人民知道,恐怕更加考验政府的社会政治定力。让人民知道环境并非与己无关,因此每个人都有责任对环境的改善尽一份力量,并且共同监督发声破坏环境的做法,建立守法的社会基础,这样事情可能就好办得多了。
任何地方,都不应再对环境保护问题羞羞答答,政府要说,民众要说,媒体要说,依法保护环境,让法成为利剑,而不是橡皮筋。全社会都向破坏生态环境的人和事宣战,一切工作都将能变得更加主动有力。若如此,我们的点上污染、面源污染,我们日常生活污水直排江河,我们无节制地施放烟花爆竹,我们在公共场所乱丢垃圾,我们无视山林火险火灾,我们随便开山取石取土,我们挖河取沙让河流千疮百孔,我们随意截断河流让河成为死河,我们看惯了工地扬尘、黄标车,我们驾车出行从不考虑城市交通环境压力,我们燃煤污染十分严重,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我们都能够在文明养成上有所为,在执法上严格为,在基础条件改善上加快为,那么我们生活的环境必将更好。
环境保护,我们青山绿水的大安康,并非天然是一方净土,近年的雾霾天气,早已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失掉自然环境的美好,安康将一事不成。现在努力,让环境保护的法律上位,让人人的环境意识上位,让发展的硬约束与环境挂钩,让执法者领导者的不作为为环境损害付出责任的代价,还来得及,我们还能够有时间做好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