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悲情,封闭自负,这是两个奇怪的词,令人颇多感慨。
有很多场合与安康的官员议及安康的发展,往往有很多悲观情绪可以共享。在改革开放后并不太长的发展历程中,安康的发展有许多理性与感性的经验教训可以总结。不隐讳地说,在相当的层面和数量级上,我们的一些干部群众对安康的发展信心不足。
安康的发展能走多远,哪些领域我们可以大幅度地突破,人民的福祉可以实现到多大的程度,这些都是悲欢交集的问题之眼。长期以来,我们安康在全省排位,甚至在陕南的地区性排位,都不太令人振奋,从官方层面,以至于民间层面,安康的“位置悲情”一直存在。比如民间常常拿安康与汉中、商洛比较说事,往往很小一个概率性事件都能引起汹涌民意。
如果有一个氛围让一些官员说实话,他们往往对安康的发展事宜存在深深的忧虑,信心不足,意志不坚,缺乏目标感,对市委市政府已然确立的一些重大发展项目,在多大程度深刻理解并积极践行,都存在不少不确定的因素。比较明显的是,比如对基层政治生态的悲情,则更多地影响到领导者对整体发展格局的判断,同时也对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信心缺乏。
说说可以,但真干起来,所摊开的不利因素则往往占上风。或重于安排倦于落实,或虎头蛇尾半途夭折。这正是市政府力倡的“说了算,定了干”的现实急迫。
一方面是希望安康能够走在全省发展前列,一方面又对安康改革开放推进的强度和韧度缺少坚定性,由于最初的信心不足,工作中消极应付的现象是存在的。
在过去十余年以房地产和矿产为代表的企业发展中,不少老板业已完成他们第一轮的资本原始积累,成就了安康中产财富梦,但笔者和不少的企业界人士交流,他们无论对过去十年黄金期,还是目前“三期叠加”下的迷茫期,对于安康向前的梦想,有不少的轻贱和信心缺失。对于政府服务效率,投资的落地环境,包括企业正常的运营环境,他们的意见不少,总体感到悲观大于希望。
安康的未来有多大的希望,是一个判断,对这个希望确信的程度有多大,是一个判断。前一个判断,方向、目标都是明确的,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新格局下,安康当然有别处无可比拟的生态、政策、资源优势可以谈天说地也可以一试身手;后一个判断则是决定性的,信心等同于信念,确信并身体力行去做好,一点点实现,一年年变样,这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在重大发展摆布上,方向与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工作与发展的抓手,也是得当和有效的,无论是两轮“双创”的抓手,还是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抓手,以及一体两翼经济腾飞的抓手、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建设的抓手、众多的民生改善抓手,都是可圈可点的,这些抓手统筹全局、以点带面、以线促面,推动安康的长足发展。不少的企业也起步新航,寻找到自己转型的良机,如不少的工商资本与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联姻、融合,眼光向内更向外,开辟出企业发展的新天地。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可以旗帜鲜明谈及信心、勇气与希望的现实基础。
因此可以说,从舆论与实践两个层级上,官员都应当是旗帜,是社会信心的风向标,官员群体呈现地方发展信念的基本面,而不是无原则地唱衰。不大相信安康能发展得更快更好,即源于过去我们发展的不彻底甚至失机,也产生于对安康发展的现实浮躁。希望一夜吃个大胖子,喜欢轰轰烈烈而不愿意扎扎实实地做基础性的工作,在工作方法上,喜欢集中时间力量求得迅速改观,以求杂花生树的轰动效应,而常常忽略做广大群众的发动动员工作,静态孤立地抓工作,不能汇成大众的力量破难攻坚,遇到矛盾和阻碍显得办法不多。
从企业层面看,往往大把大把赚钱的时候,对于发展转型升级的危机看得少一些,甚至“今天有酒今天醉”的现象也不鲜见,一旦市场大势发生逆转,许多的企业家自身准备不足,则习惯于把现实困难归结为政府的不智、不为、不力,对客观环境指责多一些,进而对企业的破难冲滩缺乏勇气,或消极守摊子,或病急乱投医。
无论是官员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都存在不同方向、不同程度的对于现实发展突围的信心不足是现实存在的,不相信因而不善作为。这两个方面的悲情,不可避免地感染到全体社会,影响到社会向前的信心。
悲情的尽头是自负,信心不足因而自我封闭保守,这真是一对连体儿。心智不开放,缺乏与外部环境融合的强烈自觉,或背负“人情社会”包袱太重,对于合作、协作积极性不高,或眼光短浅斤斤斤计较,或死抱“隔手的金子不如到手的铜”的实用态度,或缺少担负避开矛盾,或困守旧摊子不能开创新局,这些都是我们一些地方发展环境不甚优化的病根所在。
拒绝悲情和盲目的自负,不是话题党,而是现实的真切所迫。激发心智做好眼下正在做的大事要事,打开理念的“山门”大胆与外界合作,接受新事物,迎接新挑战,都是我们要正视的大命题。尤其是企业,更要以十二分的热情去拥抱中央不断添薪的经济利好的政策机遇,敢于走出自己的传统的、丛林竞争的“红海”厄困,用开放和进取的方法眼光,立足安康新一轮的科学发展,去拓展自己那无边无沿、机遇众多、创新有趣的“蓝海”世界,尽快进入发展的必然王国、自由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