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在平利县西河镇采访“工场化养蚕”,采访之余与镇上同志聊天,说到地方如何更好更快发展,有颇多收获与感想。
地方发展,特别具体到一个镇的发展,当然首先是要盯准自己的优势条件与资源,这是一个共识。是跟风跑,还是立足自己的实际,是三两年就要大见成效,还是甘做基础性工作,甚至“板凳要坐十年冷”?是树几个标杆,还是让面上普遍受益于改革与发展?在很多时候,这其实是一种带普遍性的“基层困惑”。
想发展,急发展,想在短时间见功立业,想出人头地,想走在发展的前列,这些都可以理解,而且把握得当,这就是一种基层发展的正向能量。随着这些年干部队伍建设的长足进步,基层领导干部普遍比较年轻,有热情,有想法,在发展问题上都渴望风生水起,这些都是好现象。
西河镇年轻的党委书记对我讲,在发展中,他们也曾有很多困惑,比如西河地下资源贫乏,不能开矿建企业,在经济发展上很难立竿见影;西河相对封闭,现在公路交通条件可能也是全县最要改进的,进入性较差。但西河在人类新石器时代就有文明赋存,农业条件优良,是农耕时代平利县有名的“坝子”之一。西河要发展,无论如何绕不过农业去,他们感到这既是优势也是劣势。所谓优势,是他们觉得做好农业有条件也有前景;所谓劣势,就是在传统农业因袭下怎样做好高效农业很考验人,这个“命门”把握不好,一般性的农业运行可能成为一种落后的力量,迈不开大步。
在镇上同志的认知和笔者对西河的认识上,感到西河农耕文明的完整性较好,由于资源限制,历史上未曾发生过大起大落的发展震荡,相对封闭,使得这个地方的地理风物保持原生态的样式,农业生产基本在传统层面运行,这正是西河难得的可贵之处。由于没有大开大挖,青山绿水保持下来了,由于没有产业折腾,粮食、蚕桑、养殖仍然有着广泛的社区基础,由于封闭,传统文化的印迹还很浓厚,这些,恰恰都是优势所在。
镇上正是基于如此的认识,对西河未来的发展有了具有地域特点的定位与规划。比如西河四周青山环绕,自然山场饲草资源丰富,历史上就是有名的草食牲畜养殖地;山间东西二坝土地肥沃,可以说是良田千亩,种粮兴桑很有基础;坝河从两坝之间穿过,土地、光照、水利条件优越,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好现代高效农业,前景可以远眺。他们的规划是,山上实施保护性发展,让树留下来,让草长起来,在合理载畜的前提下,主要发展生态养殖,适度发展白山羊、山鸡、梅花鹿等,山下的坝子发展蔬菜、水稻、莲藕、工场化养蚕,桑田既养蚕也养“桑鸡”,水面发展养鸭等,以此发展富硒食品、原生态食品,保持西河坝子固有的田园风貌。而这些都只是产业基础,最终的产业高峰是原生态农业旅游,建成西河乡村休闲度假目的地,通过产业错位布局,让西河一年四季都有农作文化吸引力,打造“西河老家”文化旅游品牌。
形式上做农业,实质上做旅游,旅游这个“时尚红线”贯穿发展始终,让传统产业现代化。这样的想法让人很有赞同感,尽管发展的路子还长,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但这样的规划考虑是务实的,体现了决策者的眼光。既想了远景,也有细节的考虑,比如通过发展农户旅游服务,在冬天打造“腊月习俗旅游”,杀年猪,打过年豆腐,城里人到乡下过年,用“过年”和“老家”这些中国人独有的文化温情赋彩乡村旅游,让“乡愁文化”在西河根深叶茂。再比如集镇人口布局上,做好中心集镇的旅游服务配套,适当保留青山之下、绿水之旁的农家散户,让全镇农家都能有机参与到乡村旅游经营之中,所谓面上发展点上受益,到“十三五”末,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达到15000元。
西河这个地方集中体现的是陕南“坝子文化”,到西河去用当地人的话讲是要“隔山过水”的,偏僻、安静、传统,也许正是它的优势所在。西河镇上的同志不以开矿、办企业、做大项目为自己之短,他们有信心做出自己特色,用五年、十年的努力,让西河以自己的特有风貌呈现于坝河之畔,这种务实的发展态度令人欣慰。
西河镇的发展办法的确是老办法,但老办法有新内涵,这也许正是最好的、最管用的办法,在安康乡村发展中,这或许是一种优良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