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公共管理服务中,对于城市的管理,可能是诟病最多的一件事。衣食住行,“行”字压底,人在城市生活,行,最体现舒适与质量,因此人们对城市功能的改善、对城市秩序的期望,都会很强烈也会很敏感。
在我们的经验范围内,城市最大的矛盾是城市管理与市民行为的“对立型冲突”,而交通拥堵之类的问题,人们大体也归结于城市功能的欠缺,一般人习惯于从城市管理头上找问题,而忽略了城市本身的进步程度与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提升的程度之间的失速、失位,城市在发展变化,城市人对舒适的追求则走得更快更远,这个过程的矛盾,根子在哪里,对于被规范被管理被服务的一方,一般会习惯说管理的过失与不足,而总是把自己处于被虐待的地位。“城管”一词尽管不是中国独有,至少在我们城市生活交集视阈内,并不是一个好词。
人们大体上明白,城市是建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一般的思维定势则喜欢“马列主义手电筒照别人”,作为城市人一员,自己在城市秩序规范过程中,应当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思虑不多,总之都是别人的错,是管理者的错,自己是委屈的一方。城市管理得当,是天然的,轮不到表扬;城市的“不适”多了,那一定是管理者的错,职责不到,处置不当。“城市是我家,人人都爱她”,这个起自上世纪末的著名的城市口号,现在我们还在起劲地喊,效果怎样,恐怕作为市民的每一份子,都有自己的正常判断。
“把城市公共空间当做自家客厅、阳台,会怎么样?”也有假设者如此说。这无论在理性认识和情感认知上,都是可以成立的,它甚至不应该只是一个命题,而是城市道德的准则之一,当然,现实是这种理想化的追求更多只是存在于理的层面。
有一个极端的城市管理假设,那就是,“如果一个城市没有城管,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这个假设其实很混蛋,这好比说一个城市如果没有警察,我们会不会有足够的安全感一样。应当说,警察与城管是离我们日常生活最近的职守管理者,保证着我们在城市生活的基本秩序,但人们的评判似乎并不一致,这使得“城管”头上的污水更多,极端者甚至以必取缔而后快。这,显然是极端的情绪发泄。
城市发展过程的很多管理,与人的城市化转变,一定会有矛盾有冲突,这个过程是城市化的痛苦期。城市的管理,也是在探索中进步的,这个过程也会出现太多的不适应,甚至与城市日常情感发生激烈的对立。人有不接受公共约束的天性,这在发展期的城市管理中会突现出来,比如在公共环境,很多人容易与公共秩序发生对抗,有时完全是情绪意外,事后十分后悔。个体性与公共性的对立、融合,彼此消长,这是规律性认知,谁也不敢说自己永远中规中矩。
城管这一管理环节,是中国人的创造,对城市发展起到的正向作用不可低估。城市管理在体制上机制上也在长足进步,尽管矛盾百出,至少在更好的模式出现之前,“城管”无可替代,因为城市需要,人民生活也需要。城管与城市人群的矛盾,是过程中的矛盾,而不是制度设计本身的矛盾,城市越是向前走,城市管理越是会加强,更加制度化、法制化,这是可以判断的。既然是过程中的矛盾,显然是可以改进的矛盾,如何改进,如何融洽,中国三十余年的城市化进程,一直在进行着探索、强化。
在城市管理矛盾中,理解与体谅,可能是极其重要的润滑剂。当然制度的改革完善,从法制层面规范城市管理行为,包括地方立法中优先安排这个领域的法制建设,都是十分必要的。但从实践中看,光有制度也是不够的,因为制度的两端是人,一个是管理者,一个管理接受者,最终还要靠人的情感与理性的弥接,建立广泛的“城市自觉”,从根本上解决“过程难题”。
近日从网络渠道看到,旬阳的城市管理者邀请网友开展“我来做好一天城管”体验活动,让普通市民体验城市管理者的辛酸苦辣。一天时间可能很有限,要得出预期的结论可能远远不够,但这种管理弥接是有意义的,它至少在突破管理中的单向思维定势。这可能是旬阳年初以来开展的整治社会风气系列动作中的一个小节目,这很好,管理的沟通需要有更多细节的铺陈,这样的活动是值得推广的。这当然能给我们更多的启示,在管理的整个系统中,如何让管理以更加人性化、人情化的状态走向融合、理解与包容,走向常态的法治约束,不仅城管应当这样,其它领域同样可以这样做,主动与服务对象缩小对立,是克服我们过去城市管理中简单化、板结化甚至粗暴化的好途径。管理的个中滋味大家都来品尝一番,理解就会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