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无论是本土安康人,还是与安康有交集的外来人,大体会有一个基本判断:安康的发展投资环境是好的,有些时段是非常好的。
这样的判断,也来自安康三十余年长足发展的实际。安康在发展,而且自己与自己比,是大发展,是根本性的发展,发展的基本依托就是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好环境保障好发展,这是不用争论的。
多数时段,安康发展环境呈现出强烈的亲商活商安商气氛。上至书记市长,下至村上的干部,对于外来资本的引入,是渴望并且至诚的。这里面有很多实例和故事可讲,说安康的实体经济投入快速增长,说民营经济飞速发展,说在产业固投上民营资本占了大头,这不仅来自政府的年度统计,也是热土地上活生生的事实。
8月28日,市政法系统为优化发展环境提供司法保障的座谈会在高新区召开,参加会议的除了市上领导、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其实主角倒是具体的企业人士。会议是务实的,不回避矛盾和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在座谈会上提出,与企业人士见面。目的就是全市政法系统要正视问题,有的放矢地为企业和重点项目提供司法保障,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对于新时期以来安康的发展环境问题,无论是政法界人士,还是企业界人士,大体心里都是清楚的。公正地说,在发展环境持续向好的同时,一些不良甚至恶劣现象影响一时一地的微环境,也是客观存在的。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大体上不会惊诧万状,因为这就是发展过程中一定会有的情况,利益调整、再分配,甚至有时是在打破生产关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遇到反弹甚至激烈的心理化学反应都是正常的。我们同时也有一个自信,那就是这些发展中的问题,一定不是敌我矛盾问题,怎样让限于民事范畴的权与利、资本与资源的纠结合理合情融解,我们过去在做有益的工作,现在仍然在做,将来也还会去做,发展中的问题发展中解决,这显然是一条最基本的路径。
很多问题的解决,有时需要多向推进,依法规范发展环境中出现的问题,也坚决地打击对于环境的违法犯罪,依法进行专项整治,是多向中最关键也是最根本的方法。依法治国不是写在文件和法律条款上的,它的实践性、应用性,应当落地,落到对于具体事件的处置上,而不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或者人为干扰,于法不顾。这些年,安康各地积极推进依法治理,用法的手段、法的武器,解决了一些老大难问题,昭示出法治的应有威力,社会反应是热烈的,也是积极肯定的。新形势下的新要求,给政法赋权赋威,当然也给政法战线提出挑战,怎样严肃执法,怎样做到在调解社会矛盾中法不缺位,甚至在是非明了的情境下,怎样做到法有权威,这些挑战和新问题,都值得安康的政法工作为之配伍,显身发声。
8月28日的座谈会上,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明要求做到“五个不放过”严惩破坏发展环境者,即:“要依法从严惩治破坏发展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对破坏发展环境的案件办理做到违法事实不查清不放过,主要案犯不抓获不放过,幕后人物不查明不放过,打击惩处不到位不放过,政法职能部门不履职不放过。”
我们要激赞这“五个不放过”,因为它不仅是领导层面说的硬话,也是对政法机关强化履职的高度概括和明确要求。硬话后面跟着硬执行,“五个不放过”考验安康政法战线“说了算定了干”的执行力,也包括执行水平和质量。我们相信并拥护这样的硬话,特别对“政法职能部门不履职不放过”寄以厚望,因为只有法律、法治不缺位、不消极、不推脱,一切才可能变得好起来。这是发展中的铁律,安康当下与未来的发展,特别需要这样的铁律,广大人民群众也特别欢迎这样的铁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