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评论 > 汉江评论 > 报评
乡村振兴,兴在产业
2020-01-17  来源:本站原创

本报评论员38S安康新闻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推进“新三农”长足发展的总抓手,其重大战略落脚点就在于促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系统营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新乡村。38S安康新闻网

乡村振兴无疑是一项繁重的系统工程,其首要就在于产业要振兴。只有产业振兴,才能增强乡村吸引力,带动资本、技术、信息、管理、流通、人才等要素向乡村聚集,形成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全要素体系,从生产关系激活、生产力提高的根本上解决“三农”有效发展。也只有产业振兴,才能让广大农民看到发展的前景、感受发展的现实收获,从而在“三农”转型中充满新希望。可以说,产业振兴是我们一切乡村振兴举措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这个基础的坚实筑造,振兴之梦只能流于虚妄。38S安康新闻网

率先于全市整县脱贫摘帽的镇坪县,在转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自觉抓住“产业兴旺”这一关键点、契合点,积极创新、探索出实现产业兴旺的“集体经济”之路。镇坪的“集体经济”之路,就是在新时代全县消除绝对贫困之后,巩固成果、再上台阶,结合本地资源和农民发展愿望,紧紧因应市场需求、拥抱市场力量、顺应市场规则,大力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结果。实践中,他们赋予农业经济新形态,依托全县脱贫攻坚中发展起来的“村村都有合作社”大好局面,不断聚力融合发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呈现出“产业在乡、农民在社、市场在城、产品在线”的融合发展新格局,推进组织、产业、市场、农民一体发展,初步形成具有复制价值的镇坪经验。38S安康新闻网

比如钟宝镇以“三变改革”与新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合资,成立“红杉溪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打造农旅休闲融合体;比如阳安村以村委会牵头,成立农家乐协会统一经营标准,这是我市探索形成的“村社一体”“村协一体”,农村基层组织转型发展的“支部+”形态的成功案例。这些新兴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打开了传统农林地区农业发展新天地,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增加了农民收入,夯实了村集体经济基础,提升了乡村发展的现代化水平。其发展态势表明,转换农业发展新动能,以农村产业融合带动乡村振兴,正是新时代新农村的新主题,是我市这样的山区农林大市推进“新三农”发展的必由之路。38S安康新闻网

“园区农业、乡愁农村、职业农民”,是我市近年来农村长足发展中积攒出的“新三农”的新内涵,这一内涵还在丰富,外延还在扩大。从我市近几年农村发展实践来看,实施乡村“产业兴旺”的最大成功处就在于,我们基于第一产业又不囿于第一产业,“跳出农业抓农业”成为一种共识。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农旅、农工、农商结合,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引入互联互通新理念,增强农村流通活跃度,传统农业发展空间不断得到有机拓展。这些实践中的宝贵收获,必将深刻影响我市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38S安康新闻网

复杂事物的发展都有循序渐进的特质。抓现代农业发展,慢不得更急不得,打基础和提效益从来就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必须既要善于打基础,也要千方百计提效率。融合发展就成为重要选项。当前,我市不少农民还局限于传统的农业生产,对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特色农业、乡愁农业等新兴产业还不熟悉,但他们中间蕴藏着可贵的发展热情,需要我们为他们导航、带领他们一起奔市场。平心而论,我市“新三农”发展的问题很多,但问题并不构成忽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理由,恰恰说明应该更多研究“新三农”发展实务,激发更多农业发展新增点,在守正创新中找到安康特色、安康精神、安康力量、安康渠道的“三农”发展真经,把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落到坚定的产业发展基础上,全面唱响安康乡村振兴铿锵进行曲。38S安康新闻网

 38S安康新闻网

(责编: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