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续写安康“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关键一年,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意义重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着力实现经济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纽带,是我市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成西北生态经济强市、聚力建设幸福安康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的重要抓手,承载着全市上下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日前召开的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明确要求,要研判形势明方向,切实增强创建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确保首轮创建保资格、有进位。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就是要举全市之力塑造和培育幸福之城、品质之城、生态之城、开放之城、善治之城,切实让“秦巴明珠”放异彩、添活力、树形象,让人文安康核心价值观鲜明、精神内核丰满、城市面貌焕然,让崇德向善成为安康风尚、安康气场和安康底蕴。
去年1月,我市被中央文明办确定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后,紧扣创建标准,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持续优化城市发展环境,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今年是测评的第二年,是创建工作承上启下、由“起跑期”转入“加速期”的关键一年。来之不易的创建成效,需要巩固提升、持续加力。
在肯定成绩、坚定信心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差距和挑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非一朝一夕之功。根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规定,测评成绩连续两年低于60分,或测评三年加权平均成绩低于75分,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三年加权平均成绩低于85分,将取消参评资格。在去年的测评中,我市分数十分靠后,今明两年实现逆转夺牌的难度很大。而且全国文明城市不是达标创建,而是中央文明办择优录取,提名城市中最终能够成功获评的不超过30%。
创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去年测评结果来看,被扣分项涵盖公共环境卫生、设施维护、秩序管理等方面,既有硬件设施薄弱的问题,也有软环境疲软的问题;既有长期存在的老问题,也有必须直面的新问题。各级各部门要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对照标准找差距,敢于动真碰硬,加强精细管理,补齐短板弱项,持续深化创建工作。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既是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综合评价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于安康来说,这场“大考”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没有任何条件可讲,没有半点后路可退。要想突围而出,就必须把准所处时代和发展大势的方位、定位,坚定信心、深化认识,牢牢担起创建工作的政治责任、工作责任,确保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健康发展。必须要大力弘扬“安康创优精神”,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使命感、自我加压的责任感,把各项工作快马加鞭往前赶,强力推进创建工作提质增效。
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始终保持战斗状态,接续奋斗,以更严实的工作作风、更强烈的责任担当、更有力的实际行动,攻坚克难,聚力突破,打赢这场硬仗。以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动城市管理水平上台阶、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让安康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让幸福安康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