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评论 > 汉江评论 > 网评
精准扶贫不仅要扶贫更要扶“志”
2017-05-22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廖霖 6J6安康新闻网

近闻某村搞“贫困户”民主评议,由第一书记、村干部及组长组织群众参加会议,现场听到的满是争吵,争论,议论,一些村民为自己没有争得贫困户而不罢休,坦言:我家比他家还穷呢。一场“数据清洗民主评议”会议无法按程序进行下去,导致不欢而散。6J6安康新闻网

“人穷志不穷,浩气贯长虹”。时下,农村一些人以入选“贫困户”为荣,无非是想依靠扶贫政策,不劳而获得到钱物补助。如此,不论你客观原因如何,在主观上,你志已穷。再精准的扶贫,也是扶有志脱贫之人,人人争当“贫困户”、不思进取、坐享其成绝非脱贫攻坚工作的本意。6J6安康新闻网

有少数贫困户带着“我是穷人我怕谁”的心态,被国家的好政策养得“浑身不舒服”。 在人人争当贫困户的环境中,贫困成为不知羞耻的文化怪异,势必渐渐稀释着人穷志不穷的精神之源,无形培育了不思进取、坐享其成的无庸之人,导致的将是急速堕落的循环贫困。6J6安康新闻网

精准帮扶干部对贫困户不是亲娘胜似亲娘,不少地方纷纷派出大批扶贫工作队,揣着现金,牵着牛羊,拎着衣物,浩浩荡荡到村里开展扶贫,场面热火朝天。时隔数月而现实是:现金被花光,牛羊被变卖或吃掉,只有衣物还穿在人身上,村里面貌依旧,村民贫困依旧。于是催生了人人哭穷,人人争当贫困户,“要懒懒到底,政府来兜底”,“到懒不懒,政府不管”,不以“贫”为耻,反以“贫”为荣的贫困文化。农村贫困的原因有多种,但要真正消除贫困,势必也要预防不以“贫”为耻的贫困心理。6J6安康新闻网

笔者近几年常到农村走亲戚家走走,听到群众心声的同时,听得最多的是却是群众对扶贫的怨气。在与群众聊天中,几乎人人都说扶贫不公平,都在哭穷,有的住着宽阔的房屋,家里有着小轿车,却说自己从来没得到政府送来的米、油等照顾,修房造屋欠了不少的帐,算下来,自己最贫困,自己应该得到政府的照顾。6J6安康新闻网

有的贫困户家有儿女几个,儿女住着楼房大屋,却把父母的户口拨开,让父母住在黑湫湫的老屋里,父母独立为户,年老体衰,无收入来源,美其名曰:贫困户!6J6安康新闻网

扶贫工作最根本的要扶“志”,这个“志”是村民主动摆脱贫困、发家致富的意志。笔者以为:如今村里有国家政策扶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村民脱贫提供了物质保障。但在意识层面上,很多村民都过于依靠政府,不知道该如何主动利用手中资源。6J6安康新闻网

扶贫要先扶“志”,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认真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摸清底数、全面梳理,实事求是对贫困人口进行识别和建档立卡,切实精准到户到人;扶贫要扶“智”,就是帮助群众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要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科学帮扶,激发內生动力,两者兼顾,变“输血”为“造血”,确保帮到点上、扶到根上。6J6安康新闻网

扶贫还要扶“志”。除了物质帮扶外,还要注重精神方面的帮扶,通过学校教育、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等,进一步改变村民生活环境、生活陋习,更重要的是,要把贫困户尤其是贫困户学生的志气培养起来,启发他们勤奋学习,通过知识改变命运。6J6安康新闻网

诚然,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但做好“扶志”工作,是扶贫干部不能推脱的担子。制定发展规划要有长远眼光,鼓励工作队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更要注重村干部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储蓄后备人才,给扶贫工作留下“隐形功劳”;落实工作队的责任,形成敢于担责、勇于谋事的良好工作氛围。6J6安康新闻网

精准扶贫,到底扶什么?笔者认为扶贫工作除了物质帮扶外,还要注重培养贫困户的志气。 扶贫先扶“志”,否则永远扶不起来,精神贫困比物质贫困更可怕。一个人的物质贫困可能只是一时,但精神贫困可能伴随一生。6J6安康新闻网

治贫必先治愚,扶贫必先扶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总书记浑厚的声音仍在耳边回响,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扶志”本来就是扶贫工作的一部分,只重视物质扶贫的老路已经走不通了;“扶志”永远在路上,希望更多的基层干部尽早走出“重扶物轻扶志”误区,激发贫困群众的脱贫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把扶贫工作做扎实。6J6安康新闻网

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是全国人民的殷切期盼,是我们共产党人不容推卸的重要使命。只要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论述为指引,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情怀,踏踏实实为民造福,以愚公移山之志苦干、实干,就决不会落下一个贫困户、一个贫困群众,就能够交上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6J6安康新闻网

(责编:李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