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下午接孩子时,葱蒜都要和一个朋友说再见,因为教室比较吵,可能开始对方没听见,于是他们就再三说,直到对方回应为止。而对我提醒他们“给老师再见”的话却总是听不见,最后在我的碰触之下,才心不在焉地对老师说声再见,还没等回应就下楼了。我只好抱歉地向老师笑笑,然后带孩子离开。
提醒了三年,孩子们依然没有学会自发地、主动地、乖巧地在早上向老师说“早上好”,在下午离开时向老师说“再见”,而是早上一进门就忙着找玩具或和小朋友玩,下午总是急着回家。问候老师,是在我提醒下不得不做的事,而不是他们心中自发的想法(遇见喜欢的老师了会好一些)。许多时候,我的提醒更像是给老师说的,是我在向她表达我的“礼貌”,孩子做与不做并不勉强,因为我知道,勉强之下若无反应或负面反应的话,我和老师将更尴尬!
然而,孩子真的没礼貌吗?
每次放学,他们都一定要和小朋友说完再见才走。上次在小区和小朋友玩,离开时再三说:再见啊,明天再来,一定要来啊!给小姑父和大爸打电话时,也会说再见,多保重,下次到我家来玩之类的话。给爷爷奶奶打电话时,却不愿意多说。
原来,孩子只会对自己喜欢的人有礼貌,而不愿意对我们指定的人有礼貌。礼貌在孩子眼里,是爱,在我们眼里,却是客套。自然,这么小的孩子是不懂客套的。
有时带葱蒜和朋友的孩子一起玩,小葱从来不主动叫阿姨。我对朋友表示抱歉,朋友说:“虽然他没叫我,可他一直在看着我笑!说明他喜欢我!”那一刻,我真心感谢朋友对孩子的理解和宽容。
有一次在街上远远看见孩子曾经非常喜欢的一位老师,我让他们过去打招呼,他们却不好意思,只是目送那位老师走远,眼里满含无限爱意!
原来,孩子不表达礼貌,也可以有爱,表达了礼貌,也可能毫无感情(比如在我们提醒下打的招呼)。
上次去超市时,看到两个骑电动车的人为争一个停车位大声吵架,其中一个是一位母亲,带着一个四五岁的孩子。那孩子看着妈妈和一伙人吵架哇哇大哭。我在想,这位母亲日常生活中也会要求孩子礼让、礼貌吧?可她为了一个电动车停车位与别人恶语相向,孩子学到的是什么呢?
所以,当我们感觉孩子没礼貌时,是该责备孩子,还是该反省自己呢?我们让孩子喜欢了吗?我们教孩子表达礼貌了吗?我们让孩子有礼貌,是为了孩子,还是自己的面子呢?
礼貌,是表达对别人的尊重。如果我们用不尊重孩子的方式要求孩子尊重,结果会怎样呢?
如果真想让孩子礼貌,首先需要尊重的,就是孩子的感受。对于他们喜欢的人,告诉他们可以如何表达礼貌,对于一般对象(未必是不喜欢,只是不熟悉,感情不深而已,比如大人的朋友,不熟悉的亲戚等),提醒之下,顺其自然就好。相信孩子大了,这些基本礼仪自然就学会了。
其实,只要心中有爱,对孩子足够尊重,礼貌应该不需要教,言传身教就足够了,不是吗?
□ 特约撰稿人 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