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仁平
坚持党性教育从娃娃抓起,认真贯彻中组部、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断创新党课教育形式,丰富党性教育内容,组织广大党员教师上好党史国史教育课、讲好革命英烈事迹课,把党课搬到课堂,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爱国主义情怀,坚定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切实筑牢党性教育基础。
组织专题教育研讨。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法律法规,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这几个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开展专题讨论,切实理清教育目标定位,端正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引导广大教师认清肩负的使命和责任,牢牢守住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认真履行职责、恪守教育情怀,始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
讲好红色专题课堂。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建立“党课进课堂”长效机制,把党课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把学生表现作为思想品德评价的重要内容。通过集中教学、观看视频、讨论、演讲等形式,定期为学生讲授党的基本知识、讲解党的教育理论、讲述英雄楷模事迹,引导广大学生全面了解、正确认识党的光荣历史、伟大成就、宝贵经验、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广大青少年儿童从小树立爱党爱国爱家情怀,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弘扬先烈的优良品质、高尚情操,勤奋学习,立志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人才。
建立一支党课教员队伍。坚持区分层次、分类施教,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特点,整合德育教育资源,分别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感恩教育、爱国教育、励志教育。要把党课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之中,组织开展“精品党课”和“优秀党课”评选活动,评选出一批专兼职党课教师。相关部门每年定期对广大党员教师进行政治理论培训,提高党员、教师理论水平。
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坚持以党建带团建、促队建,把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纳入学校党建工作总体规划,切实强化政治引领、思想引领和行动引领,通过主题班(队)会、国旗下讲话、主题演讲、征文比赛等形式,结合五四、六一、七一、国庆等重大节庆日,以“讲党史、学英模、当好接班人”为主题,组织重温入团(队)誓词,积极开展“诵读一次经典、听一个故事、读一本好书、看一场电影、唱一首红歌、做一件好事、写一篇体会文章、办一期手抄报”等实践教育活动,弘扬优良革命传统文化,点燃爱国主义激情,传递中华民族伟大梦想,全面唱响《跟着共产党走》的时代主旋律。
坚持正面舆论宣传,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凝练红色文化精髓,传播红色文化。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网站媒体等载体,大力宣传红色优良传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健康成长。要在创新实践载体,拓展育人阵地上出实招、求突破,深入挖掘区域红色文化资源,有效利用革命烈士、革命先驱事迹,积极开发红色校本教材、编撰红色教育故事丛书、组建红色文艺传承队、开辟红色文化教育阵地,多渠道搭建校园红色文化传播的平台,打造校园红色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