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朝庆
4月1日,《安康日报》五版刊登了《我在青中有菜园》,读后让人颇感欣慰,这篇报道的价值不仅在产业脱贫,更多的在于农业发展模式的创新。
提起农业,每个农民心里都有着一丝隐痛,中国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已经把对土地的情感融入了血液,然而近20年,由于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中国小农经济模式难以维持日渐推高的生活成本。在市场经济大潮下,一方面农产品不好卖,搞农业赚不到钱,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和高品质的农产品成为了奢侈性消费,绿色有机农产品喊得震天响,但是真假难辨。
要解决上述深层次矛盾,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农业现代化,而现有的现代农业版本大多由欧美提供,基本都是靠规模化和低成本优势赚钱,我国人多地少,按照欧美的那一套很显然不行,必须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对接。
“青中农庄”项目其实是个很好的范例,该农庄虽然只有20亩,但却是从众多农户手中流转集中起来的,统一规划,符合现代化农业组织化的物质条件;其次请的有专业技术人员指导,有一定科技含量;第三该项目是绿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的一个项目,产业体系具有现代化思维;最后是“互联网+农业”和“地块+餐饮”的经营模式,对价值链进行了重构,是城乡对接型农业。
城乡对接型农业大有可为,特别像我市这种自然条件,应该是以后大力发展的一种方向,一是我市地处秦巴山区,土地零碎,无法发展规模化农业,但是由于基本没有污染,而且雨量充沛,风景宜人,加之我市农民有精耕细作的传统,适宜于发展农旅结合的高品质农业。
二是由市场需求所决定的。近年来,食品安全成为城市最大的焦虑,国外的转基因,国内规模化农业中化肥、农药、除草剂的超剂量使用,小规模农业绿色有机的真假混杂鱼目混珠,使得消费者对市场信任缺失。城乡对接型农业是以“互联网+熟人”创造新城市消费人群,缩短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距离,通过生产过程中的互动交流重塑信任,使得农产品中含有一定信用附加值。
三是农产品消费再本土化的需要。近些年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农产品在农民手中不值钱,到了超市却并不便宜,其原因是因为物流半径过大,储存周期长,在存贮、运输、整理、销售过程中折损大,营销环节费用高,因此,大宗农产品消费有再本土化趋向。这样可大大缩减中间环节,将运输、营销环节的部分费用缩减,将价值转移到前端的生产环节,以改变“谷贱伤农”的魔咒。
四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需要。我国传统的社会是城乡二元结构,在市场经济大潮推动下,原有隔离稳定的二元化结构解体,取而代之的是利益的博弈,这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城乡对接型农业就是要把乡村和城市变为利益共同体,乡村为城市提供良好的生态产品和优质安全的农副产品,城市为乡村提供健康的市场、最新的科技、先进的文化,两者互相协调,共同发展,相得益彰,通过城乡共融发展使得城市不再焦虑,乡村不再贫困。乡村对接型农业其实是一种共建共享的农业,是一种包容性发展理念。
城乡对接型农业既是小规模农业现代化的一种途径,也是农村产业脱贫的一项重要措施,更是乡村振兴的一个抓手,应大力推广,一是应该进一步加大生态投入,实施生态修复,为发展城乡对接型高品质农业创造必备条件;二是应该加大模式创新,比如村社直销模式(由农村在社区建立超市直销)、社区支持农业、巢状市场、食品短链、网络农庄等等,因地制宜;三是要依托基层党组织引导和执法部门监督,以标准化建设和监测体系为手段,久久为功建立诚信体系;四是应该由政府给予一定支持,比如享受扶贫资金、旅游发展项目补助,并对成熟市场主体进行宣传,以达到正面引导,以点带面的作用。
点击查看→《我在青中有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