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评论 > 汉江评论 > 网评
治理“谢师宴” 既要“堵”更要“疏”
2019-08-19  来源:本站原创

□ 张磊XeZ安康新闻网

又到了暑期高考学子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刻。一些家长借此时机,开始大办“升学宴”“谢师宴”等来庆贺。面对此情,纪检监督管理部门未雨绸缪,及时出台文件,重申纪律要求,加强引导教育,落实相关部门的职责。但在笔者看来,治理“谢师宴”,仅靠“堵”是不够的,更需要“疏导”,堵疏结合,方能治本。XeZ安康新闻网

《大禹治水》道:“堵则溢,疏则顺。”治水如此,治理“谢师宴”亦同此理。整治“谢师宴”,有关部门每年都会出台文件,要求党员干部以身垂范,并明确要求做到“四个禁止”。在“堵”上做得很充分,但成果易反弹。“疏”是指清除阻塞使通畅。治理“谢师宴”,更需要用集体升学礼等新风尚来疏通新旧风俗过渡阶段的“桥梁”,让新民风更持久更有效地落地生根。如此才是纠正歪风陋习、促进社会风气好转的治本之策。XeZ安康新闻网

实际上,治理“谢师宴”面临最大的问题,即如何保留尊师重教、顾及亲情的同时,又让人情负担减轻,免于陷入“人情债”之中。然而当前整治“谢师宴”主要存在着禁止旧风俗力度大、倡导新风尚力量有待加强这一“症结”,需要在“破旧”的同时大力倡导“新风”,双管齐下,壮大勤俭节约的“新风”胆量和力量,实现逐渐取代旧俗的目标,形成治理“谢师宴”的长效机制。XeZ安康新闻网

目前,在倡导新风上,除了有关部门印发《弘扬新民风 拒绝“升学宴”倡议书》、签订《弘扬新民风 拒绝“升学宴”承诺书》外,并没有其他有力举措。因此,在官方发出倡议后,民间团体应立即跟进,采取诸如道德评议、宣讲村规民约、传承家规家风等措施,将新风尚倡导的一条短信、一个电话、一张贺卡、一场集体升学礼等做法,移植到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美德上来,为家长学生庆贺升学喜事搭建“宣泄媒介”,大力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自立自强精神,既让学生感受温暖,又尊师重教、顾及亲情。让社会感受到新风尚在减轻人情负担上的益处和“甜头”,形成由畏惧纪律不敢办转变为意识提升自觉不办的新高度,既得民心,又收民风。因此,应当把“疏”新作为抵制“谢师宴”的主流。XeZ安康新闻网

总而言之,治理“谢师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将“堵”这种硬性措施和“疏”相结合,在除旧的同时又要布新,既要宣传“堵”,更要提倡“疏”,借力宣传媒介、道德评议、家风家规、村规民约等各种载体,因势利导,分散“堵”的压力,让新方式根植传统文化,以弘扬传统美德的形式,移风易俗,进而形成长效治理机制,把口头上、行动上的抵制转换为内在行为准则,让“三年成新风”的新民风建设目标落到实处和长处。XeZ安康新闻网

(责编: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