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铎印
原本期望得到群众积极响应的好政策,结果却让基层干群叫苦不迭。半月谈记者在基层调研发现,部分地方政策出台太任性,说变就变,顾头不顾尾,缺乏连续性和配套政策,最终沦为瞎折腾,好事也会办砸。(8月29日半月谈网)
政策“朝令夕改”要不得。任何一个单位和部门,无论领导变与不变,制定的政策都是跟老百姓之间订立的一种带有法律意义上的承诺,都不能随意改变。如果因为时代的变迁、时间的变化,政策滞后,确实需要改变,也得经过跟民众充分的协商,反复论证之后才能做出。否则,政策失去了长期性、连续性,朝令夕改,就会使人对政策丧失信任、丧失信心、丧失威信,进而影响政府公信力、权威性和政府形象,更将严重影响地方的经济发展。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对民生难点、痛点,老百姓最有切身感受;政府的政策特别是民生政策准不准、好不好,老百姓最有发言权。如果民生政策能够直指民生难点和痛点,那就是好政策,反之就可能“虚焦”“脱靶”。在制定政策时,政府怎样才能精准聚焦问题、更好提升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问需于民”。各级政府和部门在制定与民众休戚相关的政策文件前,应该进行充分调研,听取各方的意见,确保制定的政策具可操作性、时效性。在政策执行中要保持严肃性、稳定性,避免朝令夕改,要准确把握政策要求,层层压实责任,保障落实到点,让政策承诺切实得以兑现。对“朝令夕改”的政策要严格责任追究,对决策严重失误特别是“拍脑袋决策”的行为,必须依法依纪严格追究相关领导人员的责任,坚决防止“拍脑袋决策,拍屁股走人”。
群众获得感应是衡量政策好坏的重要标尺。制定政策,相关部门应专门派人深入基层一线,真正倾听群众心声,看看基层落实过程中有什么难处,做好政策落实中的跟踪调研,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发现有偏差应及时纠偏,保证政策取得实际成效,回应民意民生期待。